太行荆浩之乡里,佳处立参仍坐倚。
崖树涧石皆写真,想见今毫吮沁水。
当年自号洪谷子,画成署名细如蚁。
此岂自图其所居,屋上峰峦插天起。
栅门鸡犬锁寒林,僮马盘山暮烟紫。
高者佛寺平者川,关仝范宽焉得比。
我少学画中弃之,时到古斋漫随喜。
好古人多识古希,不意永嘉闻正始。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次韵受益再题荆浩山水图当是洪谷子自写所居》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太行的荆浩之乡里,
佳处站立,仍然悠然倚。
崖上的树木、涧中的石头,皆栩栩如生,
想象着现在的每一滴沁水。
当年自称洪谷子,
画作上署名,细蚁般的字迹。
这绘图并非仅仅描绘自己的居所,
屋顶上峰峦直插蓝天。
栅门锁住鸡犬,寒林中静谧无声,
僮仆和马匹盘旋在山间,暮色下的烟紫。
高处有佛寺,平地有流水,宛如关仝和范宽的作品,
怎能与之相比。
我年少时曾学画,但放弃了它,
时至今日,在古斋中漫步,仍能感受喜悦。
喜欢古代的人多懂得古时的向往,
没想到在永嘉时期听到了正始的消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荆浩山水图的景色和作者与之的联系。诗人方回赞美了荆浩山水图的绘画技巧,他描述了画中的自然景色,如崖上的树木和涧中的石头,形象逼真,仿佛真实存在。诗人回忆起画作背后的故事,画家自号洪谷子,以细小的字迹署名,显示出画家的谦逊和自嘲之意。诗人认为这幅画不仅仅是描绘了画家的居所,而是以屋顶上的峰峦直插蓝天的形象,表达了山水的壮丽和卓尔不凡。诗人描述了画中的安静和寂静,栅门锁住了鸡犬,寒林中静谧无声,僮仆和马匹盘旋在山间,暮色下的烟紫,展现了山水的宁静和恬静之美。诗人还提到了高处的佛寺和平地的流水,将其与古代画家关仝和范宽的作品相比,显示了对他们的崇敬之情。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古代文化的喜爱和向往,回忆起自己年少时学画的经历,以及在古斋中漫步的愉悦感受。诗人认为喜欢古代的人往往也懂得古时的理想和追求,对于他在永嘉时期听到的正始的消息感到意外和惊喜。
这首诗词通过对荆浩山水图的赞美和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古代文化的向往。同时,诗人与画作之间的联系也凸显了他对古代文人的敬仰和对艺术的热情。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深思熟虑的表达,展示了方回很好地将自然景色、绘画和文化情怀融合在一起,使读者在欣赏山水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古代艺术的敬意。
小队近郊初省春,杯盘绵蕝意殷勤。叮咛通国老和少,黾勉及时耕且耘。卖剑尔行移尔俗,买山吾退了吾文。试于农圃相寻认,果是康州旧使君。
极目风烟尽一城,身闲无日不登亭。双明远与孤鸿没,绕郭一江罗带青。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栏 通:阑)
华屋翠云深,云外晚山千叠。眼底无穷春事,对杨枝桃叶。老来沈醉为花狂,霜鬓未须镊。几许夜阑清梦,任翻成胡蝶。
此地先春信,年年只是梅。南中春更早,腊日李花开。
缥缈危楼百尺雄。淡烟疏雨暗帘栊。偶妨清赏中秋夕,为忆名言玉局翁。贤达意,古今同。凉天佳月曾相逢。老蟾一跃三千丈,却唤姮娥驾阆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