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舍弟赏心亭即事二首》

霸气消磨不复存,旧朝台殿只空村。
孤城倚薄青天近,细雨侵凌白日昏。
稍觉野云成晚霁,却疑山月是朝暾。
此时江海无穷兴,醒客忘言醉客喧。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宋代王安石创作的《次韵舍弟赏心亭即事二首》。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霸气消磨不复存,
旧朝台殿只空村。
孤城倚薄青天近,
细雨侵凌白日昏。
稍觉野云成晚霁,
却疑山月是朝暾。
此时江海无穷兴,
醒客忘言醉客喧。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景象变迁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历史更迭的感慨。旧日的霸气已经消磨殆尽,过去辉煌的朝代不过是空无一人的村落。孤城靠近苍茫的天空,细雨笼罩下白日昏暗。渐渐地,天空中的乌云散去,似乎山上的月亮已经是早晨的太阳。此时江海上没有尽头的繁荣,清醒的客人忘记了言语,陶醉的客人喧嚣不止。

赏析:
这首诗词以极富意境的语言描绘了时光流转和历史更迭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旧时代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的孤城倚薄青天,细雨侵凌白日昏暗,给人一种凄凉、萧瑟的感觉,暗示了旧朝代的消亡和辉煌的破灭。然而,稍觉野云成晚霁,却疑山月是朝暾,表达了作者对新时代的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最后两句"此时江海无穷兴,醒客忘言醉客喧"则描绘了当下的繁荣景象,以及人们陶醉其中的场景。

整首诗词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寄托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和感慨,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同时,通过对客人的描绘,突出了现实中的繁荣和人们的陶醉,展示了当代社会的喧嚣和热闹。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展示了其独特的情感和审美观。

  • 《玉笥山留题》

    仙乡会应远,王事知何极。征传莫辞劳,玉峰聊一息。形骸已销散,心想都凝寂。真气自清虚,非关好松石。九仙皆积学,洞壑多遗迹。游子归去来,胡为但征役。

  • 《梧桐树》

    学无为,离尘俗。结草为庵山水绿。散诞无拘束。南山看过牛如玉。人牛且喜俱相熟。脱下蓑衣吹一曲。

  • 《三月五日南京梢工来报船经金人残毁之後尚有》

    桃花源上避秦人,岂料渔舟见此身。胡虏杀人掊玉帛,简编破椟委泥尘。谁施骨肉死生惠,只有皇天后土仁。可保斯文犹未坠,庙堂宜亦用儒臣。

  • 《诉衷情》

    疏烟明淡雨膏如。青入烧痕初。开到无言桃李,春事喜敷腴。随杖履,有琴书。酒盈壶。风前花下,睡起醒时,着我篮舆。

  • 《庐山雪》

    倚天无数玉巉岩,心觉庐山是雪山。未暇双林寻净侣,试招五老对苍颜。远游借问有何好,胜赏何曾容暂间。却恨此生云水脚,误随人去踏尘寰。

  • 《咏史上·彭宣》

    法度名儒奉束修,帝师礼数亦宜优。公卿股栗朱云剑,白首门生忍不羞。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