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花传法总吾身,生灭无烦取次论。
一梦傥从今日觉,群峰应许此山尊。
塔中相好如来真,手里衣盂达磨存。
若遇小儿宜借问,性华何处更寻根。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次韵秦寿之题五祖》是宋代王之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栽花传法总吾身,
生灭无烦取次论。
一梦傥从今日觉,
群峰应许此山尊。
塔中相好如来真,
手里衣盂达磨存。
若遇小儿宜借问,
性华何处更寻根。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思想和修行的体验和感悟。诗人将自己比喻为栽培花卉的园丁,将佛法比作这些花卉。他认为生死轮回是自然无常的,不必过多纠结于其中的细节。他意识到一切皆为梦幻,只有从今天醒悟,才能获得真正的觉悟。他期待群山能够认可他的修行成果,将他视为尊贵的人物。在佛塔中,他与如来真实的相遇,手持衣钵和磨砂,象征着他对佛法的坚守和修行。诗人鼓励那些有疑问的人向他请教,表达了他愿意与他人分享佛法智慧的态度。他询问这些人,佛性的真谛究竟在何处,如何才能更好地寻找到佛性的本源。
赏析:
这首诗词以雅致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修行的认知和体悟。通过花卉的比喻,诗人将佛法的传承与自己的生命融为一体,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他对生死轮回的看法是超越世俗的,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对待生命的起伏和变化。诗人在一梦觉醒的境界中,渴望得到群山的认可,表达了对自己修行成果的期望和追求。通过描写塔中与如来相会的场景,诗人展示了对佛法的虔诚和对真理的追求。最后,诗人鼓励他人向他请教,体现了他愿意与他人分享佛法智慧的善意和开放心态。整首诗词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信仰和修行的热爱和追求,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神奸变化久难知,禹鼎由来更不疑。螭魅合谋非一日,太丘真复社亡迟。
柳老荷花尽。夜来霜落平湖净。征雁横天鸥舞乱,鱼游清镜。又还是、当年我向江南兴。移画船、深渚蒹葭映。对半篙碧水,满眼青山魂凝。一番伤华鬓。放歌狂饮犹堪逞。水驿孤帆明夜事、此欢重省。梦回处、诗塘春草愁难整。官情与、归期终朝竞。记它年相访,认取斜川三迳。
风雨平安日,山林富贵天。笋芽青露爪,蕨蕻紫伸拳。
圣涯浩无边,人乃揭其浅。安知舍瑟中,道味益深远。
太极才分,鸿濛凿破,云收雾开。见曦魂蟾魄,升沈昼夜,光含万象,机应丹台。火里栽莲,水中捉月,两个人人暗去来。鹊桥畔,任传神送气,巽户轰雷。微哉。火候休猜。无师授徒劳颜闵材。问从头下手,收因结果,争魂夺命,何处胚胎。小法旁门,幸勤一世,谩道修真不惹埃。争如我
群儿爱盆花,如我爱其子。但将养花心,委曲求诸己。花不负人力,随时深浅红。种学得如此,岂不慰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