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秦觏》

琬琰非世珍,昔以羊皮换。
嗟君复何求,众弃乃所玩。
十年少游兄,闭口受客难。
二毛才一第,俗子犹愤惋。
人间异巧拙,善琢贵颜汗。
婵娟守重闺,倚市争倩盼。
君胡宝滞货,屡辱访衰懦。
譬犹卧仆涂,更侑觥与散。
球然瑚琏质,磨琢争璀璨。
迟君三年鸣,更用惊我慢。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作品评述

《次韵秦觏》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琬琰非世珍,昔以羊皮换。
诗中的“琬琰”指的是一种珍贵的宝石,作者用它来比喻自己的才华和作品。他说自己曾经用羊皮换取了这种宝石,意味着他曾经为了追求艺术而放弃了一些物质上的东西。

嗟君复何求,众弃乃所玩。
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于他的作品被众人抛弃的感慨和疑问。他在思考,为什么他的作品不被人们所欣赏,为什么他的才华被人们所忽视。

十年少游兄,闭口受客难。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在文坛上的辛酸经历。他说自己在文学创作上已经有了十年的经验,但却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赏识。

二毛才一第,俗子犹愤惋。
这里的“二毛”指的是作者的作品只能得到很低的评价,而不是被认为是一等的佳作。作者对于这些平庸的作品被一般人所愤慨和惋惜。

人间异巧拙,善琢贵颜汗。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们对于才华的评判标准的疑问。他认为人们对于才华的评判常常是错误的,只看重外表而忽视了内在的价值。

婵娟守重闺,倚市争倩盼。
这里的“婵娟”指的是美丽的女子,作者用她来比喻自己的作品。他说自己的作品就像一个美丽的女子守在重重闺阁之中,期待着有人能够发现并欣赏它们。

君胡宝滞货,屡辱访衰懦。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的作品被人们忽视和轻视的不满和愤慨。他问为什么那些没有价值的东西却能够畅销,而他的宝贵作品却被人们所冷落。

譬犹卧仆涂,更侑觥与散。
这里的“卧仆涂”指的是作者的作品就像被埋藏在泥沼中的宝物一样,没有人去发现和欣赏。作者感叹自己的作品就像被人们所忽视的仆人一样,而他只能孤独地喝酒散愁。

球然瑚琏质,磨琢争璀璨。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作品的期望和努力。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像珍贵的珊瑚宝石一样,经过不断的打磨和琢磨,变得更加耀眼和出色。

迟君三年鸣,更用惊我慢。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的作品被人们所忽视的不满和愤慨。他说自己的作品迟迟没有得到认可,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能够惊艳到别人,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的才华。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次韵秦觏》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的作品被人们所忽视和轻视的不满和愤慨。他思考了人们对于才华的评判标准,认为人们常常只看重外表而忽视了内在的价值。作者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到认可和赏识,他努力将自己的作品打磨得更加出色和耀眼。

  • 《古风·其五十九》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 《减字木兰花》

    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树下。此夜江边。月暗长堤柳暗船。故人何处。带我离愁江外去。来岁花前。又是今年忆去年。

  • 《酬李躔侍御》

    此去非关兴,君行不当游。无因两处马,共饮一溪流。

  • 《途中除夜》

    南北浮萍迹,年华又暗催。残灯和腊尽,晓角带春来。鬓欲渐侵雪,心仍未肯灰。金门旧知己,谁为脱尘埃?

  • 《晚蝉》

    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减昔围。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

  • 《公之还》

    公之还,谓常还兮,独不谓公害。著儒冠,学其籋矣,于圣这关。仁其簉矣,于鼂之耑。孰驱我牡,兀淛之湍。孰驾我熊,兀桂之岏。交中互外,迭来更繁。壹心苦力,几暑且寒。于何景远,于此怀安。四三皇王,效何当完。九八元凯,志若为阑。斯梦斯环兮,隮我阊阖之间兮。公之还,谓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