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毛君山房即事十首》

禽哢秋来不复圆,桐阴霜後亦成穿。
黄花强欲招酣饮,白发偏工报老年。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次韵毛君山房即事十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禽鸟鸣叫秋天来了不再圆满,
桐树的阴凉,霜后也开始渗透。
黄花努力地想吸引人们畅饮,
白发偏偏强调了年纪的老迈。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禽鸟的鸣叫预示着秋天的到来,但它们的歌声似乎不再像过去那样动听,圆满的意象也逐渐消散。桐树的阴凉虽然在霜后依然存在,但也开始透露着凉意。黄花虽然努力地吸引人们来欢聚畅饮,但年纪渐长的白发却无情地提醒了人们时光的流转和老去的不可逆。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展示了苏辙对时光流转和生命老去的思考。禽鸟的鸣叫和桐树的阴凉暗示了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界的变化,同时也投射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黄花虽然努力地吸引人们欢聚畅饮,但白发的出现却在无声地诉说着时光的痕迹。诗中的禽鸟、桐树、黄花和白发,都成为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老去的象征,呈现了岁月无情和人生无常的主题。

苏辙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生现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年龄增长的思考。这首诗词引起人们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流转的思考,让人感叹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不可逆转。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珍爱美好的时光。

  • 《点绛唇·咏梅月》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孱云愁。格调还依旧。

  • 《记丘宗卿语绍兴府学前景》

    镜湖泮宫转街曲,才隔清溪便无俗。竹桥斜度透竹门,墙根一竿半竿竹。恰思是间宣看梅,忽然一枝横出来。霜余皴裂臂来大,只著寒花三两个。

  • 《次韵酬梵天阇梨》

    数峰残雪对闲门,世态悠悠莫可论。静室禅馀忽相忆,划灰孤坐到黄昏。

  • 《天作》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子孙保之。

  • 《偈颂二首》

    昨日夜叉心,今朝菩萨面。菩萨与夜叉,不隔一条绵。

  • 《孟门行》

    黄雀衔黄花,翩翩傍檐隙。本拟报君恩,如何反弹射。金罍美酒满座春,平原爱才多众宾。满堂尽是忠义士,何意得有谗谀人。谀言反覆那可道,能令君心不自保。北园新栽桃李枝,根株未固何转移。成阴结实君自取,若问傍人那得知。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