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近千门雪,风高一夜晴。
醉余和初拥,梦破觉窗明。
鼙鼓三年戍,关河万里情。
应怜铁甲冷,烽火未须惊。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次韵鲁如晖雪晴》是宋代诗人韩元吉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腊近千门雪,
风高一夜晴。
醉余和初拥,
梦破觉窗明。
鼙鼓三年戍,
关河万里情。
应怜铁甲冷,
烽火未须惊。
中文译文:
腊月临近,千家万户都覆盖着白雪,
风势高猛,一夜过后天空晴朗。
我醉酒饱食,与初升的朝阳为伴,
梦境被打破,觉醒时窗外明亮。
战鼓连绵三年,我在边塞守城,
关山河流遥远,但我情感万里。
请你体恤那些寒冷的铁甲,
烽火尚未燃起,不必惊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冬日的清晨,表达了诗人对边塞戍卒的关切和赞美。整首诗通过描写雪后晴朗的景象,以及诗人的个人感受和情绪,展示了边塞生活的严酷和孤独。
诗的开篇,“腊近千门雪,风高一夜晴”,通过描绘冬日的景象,烘托出边塞的严寒环境。接着,“醉余和初拥,梦破觉窗明”,诗人在酒醉和初升的朝阳中,从梦中醒来,感受到外面明亮的世界,以及与之相对比的自己的孤寂。
接下来,“鼙鼓三年戍,关河万里情”,诗人表达了自己作为戍卒的心境。鼙鼓声传来,象征战争的征兆,诗人已经在这片边塞守城三年之久,他对于关山河流的情感遥远而深沉。
最后两句,“应怜铁甲冷,烽火未须惊”,表达了诗人对于戍卒们的同情和赞美。诗人希望读者能够同情那些寒冷的战士,理解他们的艰辛,虽然烽火尚未燃起,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准备和警惕。
整首诗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准确地描绘了边塞戍卒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边塞戍卒的同情和敬佩,同时也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和冷酷。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荒凉和寂寞的边塞世界,唤起人们对于那些无名英雄的关注和思考。
斗鸡初赐锦,舞马既登床。帘下宫人出,楼前御柳长。仙游终一閟,女乐久无香。寂寞骊山道,清秋草木黄。
新妇滩头眉黛愁。女儿浦口眼波秋。惊鱼错认月沈钩。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斜风吹雨转船头。
红花半落燕于飞,同客长安今独归。一纸乡书报兄弟,还家羞著别时衣。
耳根静处水流村,眼界空时山在门。
蜀中耆旧今无几,相逢握手堪流涕。倦游潦倒不还家,旧俗陵迟真委地。钱荒粟帛贱如土,榷峻茶盐不成市。诗书乡校变古法,节行故人安近利。欲归长恐归不得,归去相欢定谁是。低徊有似羊触藩,眷恋仅同鸡择米。中山先生昔所爱,南都摄尹私相喜。穷冬夜长一事无,灯火相従夜深睡。
霜崖雪壁花千树,玉骨冰魂月一痕。芳洁不为尘土涴,琼英跕跕堕云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