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林仲和筠庄》

平攀天面一弯月,下视山腹三重茅。
更欲移居入霄汉,却憎棲鸟占林梢。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次韵林仲和筠庄》是宋代诗人李弥逊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平攀天面一弯月,
下视山腹三重茅。
更欲移居入霄汉,
却憎棲鸟占林梢。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内心的感受。诗人抬头仰望,看见天空中挂着一弯明亮的月亮,而低头向下望去,山腹之间有三处茅草覆盖的房舍。诗人心中充满了向往,希望能够迁居到天空的深处,与星辰共处。然而,诗人对栖息在树梢上的鸟儿感到厌恶,因为它们占据了他向往的高处。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高远境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诗人将月亮和茅草房屋作为景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月亮高挂天空,象征着理想和追求,而茅草房屋则代表着现实的琐碎和束缚。诗人内心深处渴望脱离尘世的纷扰,迁居到高处,与天空和星辰为伍,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然而,诗人却对栖息在树梢上的鸟儿感到厌恶。这里的鸟儿可以理解为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扰和束缚,它们阻碍了诗人追求理想境界的愿望。诗人之所以厌恶鸟儿占据林梢,也表现出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现实境况的反思。

整首诗词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它表达了人们对自由、宁静与高远境界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束缚的拒绝。这种矛盾和追求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生的思考与追求。

  • 《句》

    撩我思家第一篇。

  • 《友人问卜见招》

    何必问蓍龟,行藏自可期。但逢公道日,即是命通时。乐善知无厌,操心幸不欺。岂能花下泪,长似去年垂。

  • 《送孙謇卿赴寿昌主簿》

    乌鹊填门雪满除,倩谁骑马谢双鱼。苦吟孙楚三年别,饥卧袁家一病余。仕宦吾人聊复尔,梦魂今夜定何如。钓台多是西征客,莫道渠能赋子虚。

  • 《赠大罗山李秀才》

    大罗山上客,后主是宗亲。莫是为诗苦,却令生世贫。荒年家口众,少日鬓毛新。近又重遭祸,虚星必照身。

  • 《咏帘》

    素节轻盈珠影匀,何人巧思间成文。闲垂别殿风应度,半掩行宫麝欲薰。绣户远笼寒焰重,玉楼高挂曙光分。无情几恨黄昏月,才到如钩便堕云。

  • 《梨花原》

    酒渴上安市,甘寒为解园。鹅儿黄不见,空见鹭鸶飞。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