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竹抽萌便出林,焉知来者不如今。
但看杞梓终成栋,不信潢污解作霖。
久客谩撩苏子恨,中流应动祖生心。
乘桴从我君休叹,政恐功名苦见侵。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次韵林明甫言志》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老竹抽萌便出林,
焉知来者不如今。
但看杞梓终成栋,
不信潢污解作霖。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中的竹子为喻,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思考。诗中老竹抽萌出现林中,意指历史长河中的人才层出不穷,而我们又怎能认为后来者不如今人呢?作者进一步观察到,就像杞梓(古代树木)最终能成为支撑房屋的栋梁一样,历史中的人物也会有出类拔萃的成就,这让他不再怀疑潢污(古代地名)能够解决困难,化作丰沛的雨露。
久客谩撩苏子恨,
中流应动祖生心。
乘桴从我君休叹,
政恐功名苦见侵。
诗词的后半部分,描绘了一个被困于外地的客居者的心情。作者说这些人常常耳闻目睹着苏子(古代文人苏洵)的遗憾之事,而这些遗憾也触动了他们自身的心灵。诗中提到乘桴(一种船),意味着客居者希望能够乘着这船回到自己的国家,不再叹息。然而,政治的不稳定使得功名难以得到保全,这让他们为个人的追求感到苦恼。
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绘,折射出作者对于时代变迁和个人境遇的思考和感慨。通过对竹子、杞梓、潢污等形象的运用,表达了历史中人才的不竭涌现以及个人在时代变迁中的无奈和追求。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于功名、政治和人生的思索,使读者在品味诗意的同时也能产生共鸣。
绿野阳膏动,春旗出晓衢。川长罗后乘,林转隐前驱。早蕊红粘杏,轻苞紫缀榆。桑郊不敢问,直为使君愚。
门掩垂杨,宝香度、翠帘重叠。春寒在,罗衣初试,素肌犹怯。薄霭笼花天欲暮,小风送角声初咽。但独褰、幽幌悄无言,伤初别。衣上雨,眉间月。滴不尽,颦空切。羡栖梁归燕,入帘双蝶。愁绪多於花絮乱,柔肠过丁香结。问甚时、重理锦囊书,从头说。
孤云系不定,野鹤笼难驯。卖药句曲秋,沽酒天台春。中原几流血,四海一闲人。邀月对我影,折花插我巾,花月成三友,江海为四邻。何敢忘吾君,巢由称外臣。
备物陈矣,礼乐明矣。天子扆止,迨尔臣矣。陟降维则,恭且勤矣。茫茫四海,德教形矣。
维舟背楚服,振策下吴畿。盛德弘三让,雄图枕九围。黄池通霸迹,赤壁畅戎威。文物俄迁谢,英灵有盛衰。行叹鸱夷没,遽惜湛卢飞。地古烟尘暗,年深馆宇稀。山川四望是,人事一朝非。悬剑空留信,亡珠尚识机。郑风遥可托,关月眇难依。西北云逾滞,东南气转微。徒怀伯通隐,多谢
一径乔林下黄叶,三山翠壁绕禅居。共君将住还归去,欲问安心知已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