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与青山对成居,白云侵屦有诗无。
故人咫尺隔千里,明月婵娟共一壶。
鸥鹭盟应怜久客,梧桐雨亦问归涂。
近来煞得秋风力,老桂吹香满座隅。
方岳(一一九九~一二六二),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进士,歷南康军、滁州教授,淮东安抚司干官,进礼、兵部架阁,添差淮东制司干官。因代淮帅赵葵书稿责史嵩之,史嗾言者论罢,闲居四年。范钟爲左丞相,除太学博士兼景献府教授。淳祐六年(一二四六)迁宗学博士,以宗正丞权三部郎官。出知南康军,移知邵武军,宝祐三年(一二五五)改知饶州、宁国府,未上而罢,闲居七年。程元凤当国,起知袁州。丁大全当国,以忤命劾罢。贾似道当国,起知抚州,辞不赴。景定三年卒,年六十四。明嘉靖中裔孙方谦刊有《秋崖先生小稿》文四十五卷、诗三十四卷,清四库馆臣据当时另一影宋抄本《秋崖新稿》合编爲《秋崖集》四十卷。《秋崖集》较明刊本多出诗八十余首,但明刊本中亦有诗十余首爲《秋崖集》所无。事见《秋崖先生小稿》卷首元洪焱祖《秋崖先生传》。 方岳诗,以明嘉靖五年祁门方氏刻《秋崖先生小稿》(藏上海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秋崖集》(简称四库本)、清翁同书批校并跋抄本(简称翁本,藏北京图书馆)。《秋崖集》中多出的诗,编爲第三十五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六卷。
《次韵梁粹》是宋代诗人方岳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友谊的思念。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只与青山对成居,
白云侵屦有诗无。
故人咫尺隔千里,
明月婵娟共一壶。
诗意:诗人与青山相对而居,环境宜人,但白云侵入住所,让他产生了诗兴,想要抒发心情。他的故友虽然只隔着很短的距离却隔着千山万水,但在明亮的月光下,他们彼此的心灵相通,如同共饮一壶美酒。
赏析:诗人以对面青山作为自己居住的背景,借景抒发自己的情感。白云侵入屋宇,使得诗人产生了抒发心情的欲望,但他却觉得自己的诗作无法与这美丽的自然景物相媲美。诗中的故人虽然与诗人只隔着很短的距离,但却隔着千山万水,象征着他们的离别之痛。然而,在明亮的月光下,他们的心灵相通,仿佛共同品味着一壶美酒,表达了友谊的深厚和思念之情。
鸥鹭盟应怜久客,
梧桐雨亦问归涂。
近来煞得秋风力,
老桂吹香满座隅。
诗意:鸥鹭盟指的是诗人长期居住在异乡的情况,表示他对身在异地的友人的同情和怜悯。梧桐的雨水也在问候他的归期。近来秋风渐渐减弱,老桂树吹来芬芳,弥漫在四周的角落。
赏析:诗人将自己在异地的境遇与飞鸥和鹭鸟结盟相比,表达了对长期居留在他乡的人的同情之情。梧桐树下的雨水似乎也在询问他何时归来。诗词的最后几句描写了近来秋风渐渐减弱,而老桂树却散发出芬芳的香气,香气弥漫在四周的角落,这也可以理解为即将到来的团圆与欢乐的预兆。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谊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感慨和对友谊的珍视。诗词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意更为深远。整体上,这首诗词既表达了离别之苦,又表达了对友情的眷恋,给人以深思和共鸣之感。
竹梧满秋庭,萧萧凉气早。孤灯照跏趺,高僧坐来晓。风清鹤梦醒,云淡钟声杳。尘事永相忘,心空众缘了。
万里闽中去渺然,孤舟水上入寒烟。辕门拜首儒衣弊,貌似牢之岂不怜。
一口吸尽西江水,马师家风擢然起。老庞俯伏嗣芳尘,古也今也谁如此。超然道与若人交,南游浩意未相饶。风清骨秀眼寒碧,玉井冰壶冻不消。羌床孤卧净名室,无住无依脱虚溢。渊然一默乃全提,不二门开肖当日。佛事圆来作归想,出门歧路平如掌。到家儿女独圞头,相对无言得真赏。
树德岂孤迈,降神良并出。伟兹廊庙桢,调彼盐梅实。正悦虞垂举,翻悲郑侨卒。同心不可忘,交臂何为失。清路荷前幸,明时称右弼。曾联野外游,尚记帷中密。新恸情莫遣,旧游词更述。空令还辱和,长叹知音日。
冬虽无火抱元阳。夏绝清泉饮玉浆。蜡烛不烧明性烛,沉香无用*心香。三年赤脚三年愿,一志青霄一志长。守服山侗环堵内,无恩相报害风
古庙里头回避得,纸钱堆畔暗嗟吁。闲神野鬼皆惊怕,只为渠侬识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