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印徒行尚故衣,邸中掾史见犹疑。
千人上冢乡关动,五马行春雨泽随。
醉里坠车初未觉,道中破甑复谁悲。
西行漫遣亲明喜,早赋陶翁归去诗。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次韵李曼朝散得郡西归留别二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怀印徒行尚故衣,
邸中掾史见犹疑。
千人上冢乡关动,
五马行春雨泽随。
醉里坠车初未觉,
道中破甑复谁悲。
西行漫遣亲明喜,
早赋陶翁归去诗。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辙在送别李曼朝离开郡西归乡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旅途中的种种不舍和思念之情,以及对李曼朝远行归乡的祝福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辙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别离的感受。
首节“怀印徒行尚故衣,邸中掾史见犹疑。”表达了作者身份的卑微和离别时的不舍之情。作者身着旧衣,带着官印独自踏上旅途,邸宅中的掾史看着他离去,心中也充满犹豫和不舍。
第二节“千人上冢乡关动,五马行春雨泽随。”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千人上山埋葬先人,乡关之中的动荡和喧嚣,五马行进时,春雨伴随着他们的旅程,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第三节“醉里坠车初未觉,道中破甑复谁悲。”以诗人自己的经历描写了旅途中的意外和困境。诗人醉酒后从车上摔下来,醒来时还未察觉,路上的陶罐也被打破了,这里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不可预测的遭遇。
最后一节“西行漫遣亲明喜,早赋陶翁归去诗。”表达了诗人对李曼朝远行归乡的祝福和赞美。诗人希望李曼朝在西行的旅途中能够畅快地放松身心,同时也期待他早日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像陶渊明一样归去之后能够留下美好的诗篇。
整首诗词以自然的描写、充满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苏辙对离别和归乡的复杂情感的体悟,同时也赋予了读者对旅途、别离和归家的思考和想象空间。
堪笑萧生入受遗,八年师傅不相知。偶离廷尉痴如昨,直等朱游知药罙。
庙奉神龙乐施钱,薛君矫首亦行天。为霖遍泽一千里,感梦忽符三十年。盘馔勤勤祷祠客,桅樯戢戢待风船。我来三酹谢休德,馥郁金炉沉水烟。
天寒聊饮酒,再酌已停觞。岂不欲酣畅,要使夜腹康。意得乐有余,偶然不必长。寄身造化中,勿使天和伤。
弟兄南渡各驰驱,向奉君王尺一除。黄耳音书寄怀抱,乌衣门巷惜丘墟。澄清孟博荣持节,雅量玄平静著书。五桂家风殊未艾,黄山佳气蔼如初。
密云阁雨靳春晴,不放芒鞋取次行。却坐蒲团政无赖,好诗端为破愁城。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居闲始自遣,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