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李季章参政哭其夫人》

富贵思归岂坐迂,?山种芋已成区。
独归它日公无憾,天际烟帆与石俱。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作品评述

《次韵李季章参政哭其夫人》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富贵思归岂坐迂,
山种芋已成区。
独归它日公无憾,
天际烟帆与石俱。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富贵生活的思考和对家庭的思念之情。诗人认为,富贵并不意味着追求奢华和虚荣,而是要思考回归本真的生活。他通过描绘山中种植的芋头已经成片的景象,表达了对朴素生活的向往和珍视。诗人还表达了对于家庭的思念之情,他独自归家的那一天,他的妻子已经不在人世,但他并不后悔,因为他相信在天际,他的妻子的灵魂与他同在,就像烟帆和石头一样永恒存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富贵和家庭的思考和感慨。诗人通过对山中芋头的描绘,表达了对朴素生活的向往和珍视,强调了追求内心平静和真实的重要性。诗人的妻子已经去世,但他并不后悔,因为他相信她的灵魂与他同在,永远存在。这种对于家庭和爱情的坚守和执着,给人以深深的感动和思考。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家庭的思考和感慨,给人以启示和共鸣。

  • 《铃斋》

    乱离固多事,贤哲有要领。一切本仁义,条教日月炳。邦民用不犯,闭阁自非省。犹能肖盖公,使我醉清净。春风花满门,午梦日转影。先已戒铃下,吏至无辄请。

  • 《即目》

    万笏尖中路渐成,远看如削近还平。不知身与诸天接,却讶云从下界生。飞瀑正拖千嶂雨,斜阳先放一峰晴。眼前直觉群山小,罗列儿孙未得名。

  • 《七月二十日被檄考试出门》

    琼林花底散游鞭,回首长安十八年。羞把文章对年少,老夫衣瓶不堪傅。

  • 《念奴娇(王守生辰)》

    金滕事业。庆丹青千载,勋在王室。圣主英明平万国,天产非常人物。岳渎分灵,熊罴符梦,五百年方出。致君尧舜,要须纯用经术。须信凤阁仙人,风流文采,蔼家声如昔。献纳司存持禁橐,合历三台清秩。倦宿承明,乞麾临郡,暂辍金闺直。五云深处,一星今在南极。

  • 《挽赵卿无垢二首》

    血衣尚在久乘边,入手功名费十年。圯上一编非鬼授,晋阳三版以人全。共祠石室思方切,不画云台命使然。玉树堂堂如昨日,安知冠剑隔重泉。

  • 《重葺敝庐有作》

    履市喧卑极,家林改筑初。藩倾犹置笔,楹破尚逢书。径草临江府,园畦洛涘居。凭谁遗真意,仁义亦蘧庐。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