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阑瓶已罄,话久仆须更。
高会良难得,危言岂易行。
归休便老计,得失任台评。
犹有青编在,它年不世情。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次韵景仁饮宋温之南轩二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喝完了阑瓶的酒,话语已久,仆人应该再斟满。美好的聚会难得而来,敢于说出危险的言论又岂是容易实现的。回家休息便是老年的计划,得失由台评来决定。即便如此,依然有着青年才俊的才华存在,这种情况在将来也不会再出现。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聚会的场景,作者苏辙与景仁和宋温之在南轩相聚,喝光了阑瓶中的酒,大家交谈已久,但仆人应该再斟满酒来延续欢乐。苏辙认为像这样美好的聚会难得一见,而且敢于说出真实而危险的言论并不容易实现。他认为回到家中休息是老年人的计划,而得失则由台评(指官方评议)来决定。尽管如此,依然有着年轻有为的人才存在,他们的才华在将来也不会再出现。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聚会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思考。饮阑瓶已罄,话久仆须更,表达了作者对于欢乐时光的珍惜和希望延续的愿望。高会良难得,危言岂易行,反映了作者对于真实言论的敬畏和对于言之凿凿的观点难以实现的担忧。归休便老计,得失任台评,表达了作者对于老年生活的向往和对于官方评议的无奈。最后两句犹有青编在,它年不世情,表达了作者对于青年才俊才华的赞赏和对于这种才情将来难以再现的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流逝、人事变迁以及对于青年才俊的悲喜之情。它展示了苏辙独特的感慨和对于人生沧桑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情感共鸣和思考价值。
一食复何如,寻山无定居。相逢新夏满,不见半年馀。听话龙潭雪,休传鸟道书。别来还似旧,白发日高梳。
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歌长粉面红。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多少襟情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此情千万重。
落日霞消一缕。素月棱棱微吐。何处夜归人,呕嗄几声柔橹。归去。归去。家在烟波深处。
一片南云,定知来做巫山雨。歌声才度。只向风中住。恼乱襄王,无限牵情处。长天暮。又还飞去。目断阳台路。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水多。
云南更有溪,丹砾尽无泥。药有巴賨卖,枝多越鸟啼。夜清先月午,秋近少岚迷。若得山颜住,芝zC手自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