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酒薄客愁浓,卧厌秋霖万事慵。
九月十月忽飞雪,北人南人俱笑容。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次韵金汉臣见雪闻雁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方回
山城酒薄客愁浓,
卧厌秋霖万事慵。
九月十月忽飞雪,
北人南人俱笑容。
【中文译文】
在山城里,酒虽淡,客人却愁苦重,
躺在床上,因为艰难万事而无心。
九月、十月里突然飘起雪花,
北方人和南方人都面带笑容。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诗人表达了一种情绪和氛围。
诗的开头“山城酒薄客愁浓”,揭示了山城中酒水稀薄,让客人们感到愁苦沉重的心情。这里的山城可以指代一个偏僻的地方,或者是作者所处的环境。
接着,“卧厌秋霖万事慵”,描绘了诗人躺在床上,对连绵不断的秋雨感到厌烦。这里的秋霖象征着烦忧和无奈,使得诗人变得懒散无心,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感到疲倦。
然而,在九月和十月之间,“忽飞雪”,突然飘起雪花,给人以意外和惊喜。这里的雪花象征着一种转折,打破了诗人原本的消极情绪。同时,“北人南人俱笑容”表明无论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都对这突如其来的雪花产生了喜悦之情,展现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的共同欣赏和快乐。
整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象为主线,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情感的起伏。从一开始的愁苦沉重,到后来的意外惊喜和喜悦,诗人展示了在秋天这个季节中情绪的变化。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自然明了的意象,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给人一种清新抒怀的感觉。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引发读者对秋天的思考和共鸣。
不似寻常冻,俄而散漫飞。羞明犹欲落,等伴未全晞。承得圆还碎,看来是复非。积深仍密密,舞急转霏霏。弗是筛成细,何如拾取归。今焉皆璀璨,昨者只浽(左虚右亢)。扫去依元有,呵来忽渐微。乱飘寒转甚,相映远生辉。莫踏凹中满,遥知凸处肥。严凝吟不厌,凛冽饮无威。赏翫真
小楼题了又还题,一段风流在水西。白鸟飞来知乡背,青山元自有高低。
环非环,玦非玦,中有迷离玉兔儿。一似佳人裙上月,月圆还缺缺还圆,此月一缺圆何年。君不见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团,上有双衔绶带双飞鸾。
大易谈余庆,胡君世聚居。家声先孝弟,庭训守诗书。百堵环堂宇,千箱助岁储。荣逢平治日,天监青门闾。
一尊薄酒。满酌劝君君举手。不是亲朋。谁肯相从寂寞滨。人生如梦。梦里惺惺何处用。盏到休辞。醉后全胜未醉时。
忆昨辛巳秋,张帆过仪真。别君适荆楚,寤寐怀故人。狂寇初败盟,道路多纷纭。思君不可见,疑君堕边尘。寄书无处所,消息何时闻。去年我东来,泊船旧江津。始遣访生死,戎马乃駸駸。仓皇径南渡,忧畏损精神。仲冬丹阳馆,惊喜忽见君。执手两无语,才泪欲沾巾。嗟予漫奔走,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