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生曾结短檠,埋没书蟫不记年。
左郁右邻窥奥藏,南浯北峄问奇镌。
更饶曼倩三冬学,未抵天龙一指禅。
丝尽茧成终有日,与公同作老蚕眠。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次韵寄川无竭并送所撰旃檀林记二首》是宋代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多生曾结短檠,埋没书蟫不记年。
左郁右邻窥奥藏,南浯北峄问奇镌。
更饶曼倩三冬学,未抵天龙一指禅。
丝尽茧成终有日,与公同作老蚕眠。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友人川无竭的寄语,并附上了所写的《旃檀林记》的两首诗。描绘了多生经历了许多事情,但埋没在书籍之中,无法记清岁月的短暂。左右的邻居们都窥视着深奥的著作,南方的浯水和北方的峄山都在探寻奇妙的雕刻。然而,纵然曼倩(美丽)如三冬(三个寒冷的冬天)的学问再丰富,也无法与天龙一指禅相媲美。就像丝线终会变成茧一样,总有一天会有结束,与友人一同作为老蚕陷入沉睡。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富有意象和比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多生曾结短檠,埋没书蟫不记年,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多年的交往和书籍知识的珍视。左郁右邻窥奥藏,南浯北峄问奇镌,描绘了周围人们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作者通过对曼倩学问和天龙一指禅的对比,表达了对于超越凡俗的智慧和境界的向往。最后,丝尽茧成终有日,与公同作老蚕眠,表达了一切事物都有终结的时刻,与友人一同进入永恒的沉睡。
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知识、智慧和友情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人生无常和终结的思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诗词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细逐流风遍大田,皑然一色绝中边。空生惯识岩中镜,何似天花乱坠年。
讲堂迷却散花人,百万茫茫徒苦辛。绝处逢生机路活,定应尊者是前身。
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
无忧树下浴婴孩,清晓蔷薇带露开。转过衲僧相见处,后槽驴马出胞胎。
怒发君山俄见赤,威驱海石亦遭鞭。儒生曰山东无盗,方士云海中有仙。
挥手华堂,重整顿、选花场屋。撩鼻观、飞浮杂沓,异香芬馥。金缕尚馀闲态度,冰姿早作新妆束。恨尊前、缺典费思量,无松竹。蜂蝶恨,何时足。桃李怨,成粗俗。为情深、拚了一生愁独。菊信谩劳频探问,兰心未许相随逐。想从今、无暇劚蔷薇,鉏罂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