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月寒光好,高齐夜已扃。
影难穿密纸,光稍泛疏棂。
皎洁临书案,朦胧到研屏。
沈吟忆丹桂,更欲步中庭。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爲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歷集贤校理,着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復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着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爲《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爲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这首诗词《次韵和知郡朝奉登月台书事二首》是由宋代孔武仲所作。以下是对其的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素月寒光好,高齐夜已扃。
影难穿密纸,光稍泛疏棂。
皎洁临书案,朦胧到研屏。
沈吟忆丹桂,更欲步中庭。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夜晚登月台的情景为主题。诗人在寂静的夜晚,欣赏着明亮的月光,感叹月光的洁白和寒冷。他发现即使是轻薄的纸张也难以阻挡月光的穿透,微光透过窗棂散射在各处。明亮的月光洒在书案上,使其闪烁皎洁的光辉,而透过屏风却呈现出朦胧的模糊之美。在这宁静的环境中,诗人沉思默想,回忆起桂花的香气,渴望走出书房,步入庭院去感受更多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夜晚登月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感和对美的追求。诗人以素月寒光来形容夜晚的月色,并以高齐夜已扃来表示夜深人静的时刻。他发现即使是薄纸也无法完全阻隔月光的穿透,这一现象凸显了月光的明亮和独特的力量。接着,诗人描绘了月光洒在书案上的景象,以皎洁临书案、朦胧到研屏来表达月光在静谧的书房中所带来的美感。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丹桂香气的回忆和对自然的向往,希望能走出书房,步入庭院去感受更多的美好。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夜晚登月台的情景,通过对月光的描绘和对自然美的追求,展示了诗人对细微之美的敏感和审美情趣。同时,诗人借助月光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向往和追求更高境界的渴望。整首诗词以清新、恬静的氛围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意境,给人以心灵上的舒适和想象的空间。
扪萝入石径,野衲栖其间。杖锡知何处,留云守禅关。当户走饥鼠,隔林巢白鹇。候久移晚照,困来漱寒湾。翛然非人世,欲去且复还。木杪猿一声,六窗契山山。
羽籥低昂文缀已,干戚蹈厉武行初。望岁祈农神所听,延祥介福岂云虚。
结交三十载,同游一万里。情为契阔生,心由别离死。拜恩前后人,从宦差池起。今尔归汉东,明珠报知己。
昔禹别九州,导洛自熊耳。熊耳自有两,未審孰为是。东者近成周,西者隔丹水。书传称上洛,斯言得之矣。
万物都寂寂,堪闻弹正声。人心尽如此,天下自和平。湘水泻秋碧,古风吹太清。往年庐岳奏,今夕更分明。
三茎瘦竹两株松,瑟瑟翛翛韵且同。抱节乍离新涧雪,盘根远别旧林风。岁寒相倚无尘地,荫影分明有月中。更待阳和信催促,碧梢青杪看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