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世贤运,人归得性场。
朝端慕安石,民里祝庚桑。
蛇影逢真悟,龟灵取数长。
仙畦种芝圃,佛室雨花床。
寄傲多行乐,观心或坐忘。
柳溪能作瞑,竹坞别供凉。
慧露沾僧饭,幽霞照客觞。
皋夔真有自,箕颍更相望。
留务尊台简,私游费橐装。
侧聆图任切,安得久彷徉。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次韵和吴侍郎自号乐城居士》是宋代文学家宋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针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世间有世贤之运,人们回归于性之场。
朝廷向往安石之政,百姓内心祝福庚桑。
蛇的影子遇见真理而觉悟,龟的灵性探求天数的长久。
仙人种植芝草于园圃,佛家居室中雨滴花床。
寄托傲慢之情,多行乐曲,观心或坐忘。
柳树岸边能闻瞑思默,竹林中别有凉爽供享。
智慧之露滋润僧侣的饭食,幽静的霞光照亮客人的酒杯。
皋夔山真有其存在,箕颍江相互倾慕。
留恋于官职的繁忙事务,私自游走花费装备的包囊。
侧耳倾听历史的切切图谋,何处能得久远的徘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世间人们追求自然本性的回归为主题,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不同寻常的景物和符号,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心灵追求。
首先,诗中提到了朝廷向往安石政治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对道德和政治改革的关注。庚桑一词则代表了老年和智慧,表达了百姓内心对长者的敬仰和祝福。
其次,蛇和龟象征着智慧和长寿,它们的出现意味着人们通过悟道和探求天数来追求内心的真理和意义。
诗中还出现了仙人、佛家和僧侣等宗教意象,表达了对超越尘世的追求和修行的渴望。同时,诗人也赞美了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如柳树和竹林,暗示了诗人希望能够在自然环境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最后,诗人谈及了皋夔山和箕颍江,将历史中的两个地方象征化,表达了对过去和未来的向往与思考。诗人留恋于官职的繁忙事务,但同时又希望能够超越现实的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的徘徊。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宗教意象和历史符号的描绘,传递了诗人对人生意义和理想境界的思考与追求。诗中的诗意丰富而深邃,饱含哲理,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学才华。
自下观上,无限富贵。自上观下,无限贱贫。自心观物,何物能一。自物观心,何心不均。
年苦志不求奇。公寻者希。夷猛悟笑微微。华枉用机。予偃,婴肥。宫祥瑞围。传心印谨相依。灵神自飞。
征衣消尽洛阳尘,泣向东风拭泪痕。不及青春归有信,一年一别乐游园。
春晚城南十里陂,亭亭独立见奇姿。品流不落松竹後,怀抱惟应风月知。旋拂乱云成小伫,重携芳榼卜幽期。佳人空谷从来事,莫恨桃花笑背时。
老去疏慵厌仕途,归来林下学真如。不思身外千般事,只占人间一味愚。但得清尊长对客,纵添白发亦从渠。世间达宦多忧畏,胸次还能似我无。
气不通,脚膝患。云母膏,敷贴常常备办。破伤风、要可何如,花蕊石细掺。治心病,清神散。医性僻,附子理中丸弹。灵宝丹、服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