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和前漳守马郎中三篇·游山》

西山高下极深幽,十里清波一棹游。
喜逐御风真造适,遍题僧壁更迟留。
松间觅径因穷险,亭际披云尽露秋。
却羡官间无检束,徜徉何异五湖舟。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作品评述

《次韵和前漳守马郎中三篇·游山》是苏颂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游山中的景致和心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西山高下极深幽,
十里清波一棹游。
喜逐御风真造适,
遍题僧壁更迟留。

这首诗以西山为背景,描绘了其高峻的地势和幽深的景色。诗人乘坐一叶小舟,在清澈的波浪中漫游十里。他欣然追随御风,感到自然的造化与自己的心境相得益彰。在游山途中,他不禁在寺壁上写下诗文,留下了自己的心迹。

松间觅径因穷险,
亭际披云尽露秋。
却羡官间无检束,
徜徉何异五湖舟。

诗人在松树之间寻找小径,因为这条路既荒僻又险峻,但他内心的探索之志使他不畏艰险。在亭子里,他披露出秋天的云雾,展现了秋天的美景。然后,他羡慕那些官员们没有束缚,可以自由自在地徜徉于湖泊之中。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山过程中的心境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展现出他对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的向往。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通过西山、清波、松树、云雾等元素,营造出一幅宁静、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作者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相融合,表达了他对自由与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此诗既有景物描写,又有自己情感的流露,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由、纯粹和追求内心真实的渴望。诗人借助自然景色的描绘,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相融合,形成一种和谐而美妙的意境,给读者带来了愉悦和思考。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载体,通过抒发作者内心情感,传递了一种追求自由和宁静的人生态度。

  • 《次韵晁无斁夏雨》

    咫尺隔山海,作书问如何。蚁垤既畜粮,蛙窟如鸣鼍。积暑复一雨,斧斫仍手摩。钩窗欲悬麻,出门已横河。人言月离毕,未必致滂沱。东皋繁草木,兰文不同科。惊鱼畏密罟,独鸟鸣南柯。稍无虫飞喧,复觉蝉语多。因声作好恶,与物殊未和。卧闻夜来雨,归种故山禾。百年须下泽,万里

  • 《横吹曲辞·长安道》

    汉家宫殿含云烟,两宫十里相连延。晨霞出没弄丹阙,春雨依微自甘泉。春雨依微春尚早,长安贵游爱芳草。宝马横来下建章,香车却转避驰道。贵游谁最贵,卫霍世难比。何能蒙主恩,幸遇边尘起。归来甲第拱皇居。朱门峨峨临九衢,中有流苏合欢之宝帐,一百二十凤凰罗列含明珠。下有

  • 《雨后十小绝以一雨洗残暑万家生早凉为韵》

    百岁已逾半,知复几寒暑。此事当究观,勿共俗子语。

  • 《宣州杂诗二十首》

    昭亭万仞山,古庙半山间。赛雨使君去,钓潭渔父闲。蕨肥岩向日,竹暗垅连关。北望高楼上,南飞鸟自还。

  • 《居厚弟和七十四吟再赋》

    用世文章莫太高,空言讵有补丝毫。呼来谁遣批黄敕,谪去何须着锦袍。齿耋自应陪九老,诗低不足列三豪。仆家梦得无标致,爱说玄都观里桃。

  • 《雨中留别》

    东西无定客,风雨未休时。悯默此中别,飘零何处期。青山违旧隐,白发入新诗。岁岁迷津路,生涯渐可悲。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