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

雨足郊原长稻孙,竹舆去路踏秋芬。
近村篱落低临水,直面峰峦半山云。
晚径无人重着履,夜堂有酒更论文。
兹游清绝羲皇上,少借风烟为沐薰。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是宋代李弥逊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雨点密密地落在郊原的稻田上,竹制的车舆踏过秋天的芬芳,向着远方的村庄和篱笆低垂倚水,直面着半山云雾弥漫的峰峦。黄昏时分,径路上无人,我重重地踏着湿润的土地。夜晚,我坐在堂屋里,饮酒畅谈文学。这次游山,我沐浴了清新的风景,仿佛得到了皇帝的恩赐,少不了感受到山林间的风烟的滋润。

诗词通过描绘雨中的郊原稻田、秋日的竹舆、村庄和山峦的景象,展示了一幅自然山水的美景。作者的行程结束后,坐在夜晚的堂屋里,品味着美酒,畅谈文学。整首诗以自然山水为背景,将作者的游览经历与文学交流相结合,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作者借游山之机,感受到皇帝般的特殊待遇,仿佛浸润于山林间的风烟之中,于心灵上得到了洗礼和滋养。

这首诗词以景写人,通过详细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描写,通过雨足的郊原、竹舆、村庄、山峦等形象,表现出山水之美。诗人以游山为契机,以山水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并以饮酒论文的场景,表达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词意境清新,描绘细腻,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文学的独特感悟,给人以宁静、舒适的美感体验。

  • 《扇子诗》

    节节荷风驿置,疏疏竹雨龙悭。欹枕几声鼓吹,卷帘数笔湖山。

  • 《入涌泉道中》

    谁何不欲蚤忘机,今已高年古亦稀。翠柳阴中黄鸟过,青山影里白鸥飞。新春已到无高下,故里重过有是非。人意不如毛羽意,声声犹道不如归。

  • 《王昭君》

    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顾人。马上琵琶行万里,汉宫长有隔生春。

  • 《西林寺》

    将谓如庐阜,因迂数里行。问俱无古迹,来等慕虚名。借榻眠难熟,逢碑眼暂明。残僧逃似鼠,难结社中盟。

  • 《句》

    不逢星汉使,谁识是灵槎。

  • 《觌觏二弟作小室请书鲁直名曰寄寂作此寄之用》

    力田不逢年,识者未宜闵。他时岁在金,百两无虚稛。士生当自量,天道平如准。汝兄鲁叔山,正坐不前谨。有琴亦无弦,何心尚求轸。客来欲颓玉,大白辄满引。官长既屡骂,诸生亦时冁。一口吸西江,玄哉居士蕴。岁寒知苍松,日暮识丹槿。梦想八九椽,森然罗玉笋。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