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杜若川春日杂兴集句二首》

九陌净无车马尘,不须移槛损天真。
凡花俗草败人意,怅望烟云缥缈人。

作者介绍

于石(一二四七~?)(生平据本集卷一《邻叟招饮》“三十将远游,海波忽扬尘”推定),字介翁,号紫巖,晚号两谿,兰溪(今属浙江)人。宋亡,隠居不仕,一意于诗,生前刊有集七卷,卒后散失,由门人吴师道就藏本及所藏续抄者选爲《紫巖诗选》三卷。事见《吴礼部集》卷一七《于介翁诗选后题》,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六、《宋季忠义录》卷一三有传。 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彝尊钞本(简称朱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于国华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简称傅校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次韵杜若川春日杂兴集句二首》是宋代于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九陌净无车马尘,
不须移槛损天真。
凡花俗草败人意,
怅望烟云缥缈人。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宁静清幽的春日景象。街道上没有车马的烦扰,不需要移动栏杆来破坏天然的纯真。尘嚣被远离,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真实和宁静。然而,作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感到了一丝若有所失的忧愁。他眺望着远处的烟云,感觉它们如此飘渺,仿佛有一些珍贵的东西在其中消失了。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感受。诗中的九陌净无车马尘,形象地描述了宁静的街道,给人一种宁静和纯真的感觉。作者以天真的心境来观察自然,认为不需要人为的干预,自然本身就是最美的。然而,诗的后半部分透露出一丝忧愁和失落。凡花俗草败人意,表达了对世俗之物的不满和失望。怅望烟云缥缈人,通过对烟云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迷离和虚幻的感觉,似乎有一些珍贵的东西在其中消失了,使人心生惆怅。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象为背景,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作者通过对自然的观察,表达了对繁杂世俗的厌倦和对纯真自然的向往,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流逝时光和人事无常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带给读者一种宁静和淡泊的美感,同时也引发人们对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 《折桂令·中秋》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 《过旁罗见灵山》

    过得旁罗上下滩,望中青出是灵山。三年此地四来往,老矣向渠成厚颜。

  • 《寄李兼善》

    湖山昔日记清游。百遍相过语未休。远迩漫劳人室念,东西宽望浙江流。中年别去情尤恶,幅纸书来意转愁。岁晚渐于诗兴好,待君归后饱赓酬。

  • 《鱼游春水》

    林梢听布谷。郭外舒怀仍快目。平田浩荡,氵虢々泉鸣暗谷。香稻吐芒针棘细,秀麦摇风波浪绿。山童野老,意亲情熟。我待休官弃禄。屏迹幽闲安退缩。渭川千亩修篁,巑巑绀玉。顾盼滩流萦八节,呼吸湖光穿九曲。贪求自乐,尽忘尘俗。

  • 《酬净照大师说》

    佛说吾不学,劳师忽款关。吾方仁义急,君且水云闲。意淡宜松鹤,诗清叩佩环。林泉苟有趣,何必市廛间。

  • 《咏北海》

    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鹤发半垂龙节在,不闻青史说封侯。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