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木待成材,聊为十年事。
日中趋百里,宁问万牛费。
植桧三尺强,已有凌云气。
生世能几何,拟作千岁计。
众人笑拍手,君子用其意。
萧萧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名以金石交,椿杨岂奴婢。
缅怀万仞颠,千丈蔚苍翠。
蟠根泉石底,用意霜雪外。
宁须大厦才,坐待斧斤至。
散为风雨声,密作牛马蔽。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次韵德麟植桧》是宋代陈师道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种植桧木等待它成为有用的材料,这是一项耗费了十年的工作。在白天的时候,匆匆忙忙地赶行百里路,岂能问及万牛耗费的力气。植下的桧木已经长成了三尺高,已经具备了凌云的气势。人生能有多少时光可以支配,所以要想像活到千岁那样来计划。众人嘲笑这个想法,但君子却能领会其中的深意。孤独而郁秀的竹,是忘却言语而理解彼此的知己。名誉像金石般珍贵,椿杨岂能成为奴仆。回想起万仞高峰峭壁,千丈之高的苍翠景象。盘根深扎于泉水和石头之间,意境超越了世俗的霜雪。不是仅仅需要宏伟的建筑,而是需要等待斧斤的加工。散落的树叶沙沙作响,茂密的枝叶掩盖了牛马的视线。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植桧的过程和桧木的意义,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生命和人生价值的思考。作者将种植桧木比作人生的奋斗和追求,强调了耐心和坚持的重要性。植桧所需的时间和努力象征了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付出与等待,而桧木的成长和凌云之气则象征了人生的成就和追求卓越的品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孤竹、山峰和泉石,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敬仰和追求。最后,诗人通过对牛马被茂密的树林掩盖的描绘,表达了对于个体意志力量的讽刺,强调了追求卓越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于时间、生命和追求的思考。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意象运用也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和人生价值的领悟,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昭公祥汉律,求比礼三千。刻敝深文息,宽平治德全。芳猷宣辅弼,馀庆茂忠贤。方验来嘉瑞,仁矜理最先。
秋云冒原隰,野鸟满林声。爱此田舍事,稽君车马程。离堂惨不喧,脉脉复盈盈。兰叶一经霜,香销为赠轻。灯光耿方寂,虫思隐馀清。相望忽无际,如含江海情。
合眼波吹枕,开篷月入船。奇哉一江水,写此二更天。剩欲酣清赏,翻愁败醉眠。今宵怀昨夕,雨卧万峰前。
西风飒飒动长林,斗酒沽来伴月斟。慷慨未应忧短褐,悲歌元不为秋砧。谁云塞马年年健,自是君门浩浩深。世祖丰神似高帝,楚囚珍重莫沾襟。
旆拂西风,客应星汉,行参玉节征鞍。缓带轻裘,争看盛世衣冠。吟倦西湖风月,去看北塞关山。过离宫禾黍,故叠烟尘,有泪应弹。文章俊伟,颖露囊锥,名动万里呼韩。知素有、平戎手段,小试何难。情寄吴梅香冷,梦随陇雁霜寒。立勋未晚,归来依旧,酒社诗坛。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