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从汩没走泥涂,忽又还家半载余。
把盏何由尝我酒,典钱犹忆借君书。
儿孙十辈娱诗老,梅竹千株护野庐。
东望怀人屡搔首,能来相访定何知。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次韵仇仁近有怀见寄十首》是宋代诗人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相随沉没走泥泞,
突然归家半年余。
把盏何时尝我酒,
典钱还记借君书。
儿孙十代娱诗老,
梅竹千株护野庐。
向东望着思念的人频频摇头,
能否来访只有天知道。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后重逢的思念之情。诗人在漫长而艰苦的旅途中与朋友相随,经历了无数困难和泥泞。然而,他们突然归家已经过去了半年之久。诗人回忆起与朋友一起分享酒宴的美好时光,还记得曾向朋友借阅的书籍。他感慨自己已经老去,而后代子孙们以诗歌为乐,梅竹茂盛守护着他的田园之居。诗人向东望去,频频摇头想念着他思念的人,但是否能够再次相聚,只有天知道。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写自己与朋友共同经历的艰辛旅途,突出了离别的辛酸与重逢的喜悦。诗中把盏品酒、借书之事,体现了友情的深厚和亲密。诗人通过儿孙娱诗、梅竹护庐的描写,展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家庭的延续,以及在岁月更迭中诗人对家园的眷恋。最后,诗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深沉而含蓄,通过指向东方的视线和疑问的句子,增加了诗词的神秘感和思考空间。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行文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余地。
千点猩红蜀海棠,谁怜雨里作啼妆?杀风景处君知否,正伴邻翁救麦忙。
木叶临风皆好色,稻田流水亦新声。
雪欲漫天落,云初著地垂。臂鹰过野健,走马上冰迟。公子多论酒,骚人自咏诗。都无少年意,只卧竹窗宜。
养病年来嫩著书,逢人掉臂睨迂儒。愁边好客从天下,谭处清风起座隅。愧我多言终不近,似君知已未应无。酸鹹嗜好虽殊禀,政恐渠侬诮太愚。
叹息谁如造物雄,故将意气压衰翁。千群铁马云屯野,百尺金蛇电掣空。身羡渔蓑鸣急雨,心怜鸦阵困狂风。世间变态谁能测,归路斜阳十里红。
远公莲社,流传图书,千古声名犹在。后人多少继遗踪,到我便、失惊打怪。西方未到,官方先到,冤我白衣吃菜。龙华三会愿相逢,怎敢学、他家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