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脱尘缨百虑宽,更穷目力快遐观。
旋谋浊酒招强伴,行拾落英供晚餐。
树拥山根张密幄,云随雨脚走惊湍。
试追健笔以何似,倒策驽骀上石峦。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次韵才子曹溪道中》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曹溪道中的一次闲适的旅行经历,通过观察自然景物和品味美食,表达了对自由自在、追求艺术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偶脱尘缨百虑宽,
时而远离尘嚣,心头的烦忧得以舒展,
更穷目力快遐观。
放眼远望,眼力变得敏锐,能够洞察远方的景象。
旋谋浊酒招强伴,
暂且品味浊酒,邀请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享受,
行拾落英供晚餐。
一边行走,一边采摘飘落的花瓣,准备晚餐的食材。
树拥山根张密幄,
茂密的树木环抱着山脚,
云随雨脚走惊湍。
云随着雨的脚步行走,惊起湍急的水流。
试追健笔以何似,
尝试追逐那灵巧的笔触,但又觉得难以企及,
倒策驽骀上石峦。
反而骑着疲惫的马匹攀登石峦。
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由、追逐艺术的心境。诗人在远离尘嚣的环境中,摆脱了繁杂的思虑,心情愉悦。他喝着浊酒,邀请志同道合的伴侣一起赏味,感受生活的美好。在行走的过程中,他注意到树木繁茂的景象,以及云随雨的奔流,这些景物都为他带来了新的感受和启发。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艺术追求的思考,他试图追逐那灵巧的笔触,但最终却感到难以企及,于是他换了一种方式,骑着疲惫的马匹攀登石峦,以寻求新的艺术灵感。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诗人的心境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艺术和追求的向往。读者在赏析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诗人在旅途中的愉悦和释放,同时也可以思考艺术追求的意义和方式。
葑田青仄博弈局,岛树墨榲烟雨图。已去杨州百余里,回头还隔几重湖。
朝曦却雨作春妍,绿嫩黄轻物物鲜。村落可怜祗依旧,稀疏茅屋起炊烟。
秦淮接长江,活活流不已。高亭出城角,四面尽湍水。山川孤云飞,槛阁清风起。望远何所思,故人在千里。
丛石当轩峙,横池傍砌深。还将修竹绕,半入古榕阴。昼堂风澜皱,宵怜月影侵。聊纾江海志,寄此小山林。
太守今元结,论交四十年。汝行勿前却,如在父兄边。
平生爱梅颇成癖,踏雪行穿一双屐。六花散漫飞满空,千里万里同一色。冲寒不畏朔风吹,乘兴来此江之湄。繁花满树梅欲放,仿佛罗浮曾见时。南枝横斜北枝好,北枝看过南枝老。中有一枝致奇绝,万蕊千葩弄天巧。老夫见此喜欲颠,载酒大酌梅花仙。仙人怪我来何晚,一别已是三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