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叶致远韵》

生涯聊占水中洲,岂即乘桴逐圣丘。
身与凫飞仍雁集,心能茅靡亦波流。
由来杞梓常先伐,谁谓菰蒲可久留。
乘兴吾庐知未厌,故移修竹拟延驺。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作品评述

《次叶致远韵》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生涯聊占水中洲,
岂即乘桴逐圣丘。
身与凫飞仍雁集,
心能茅靡亦波流。
由来杞梓常先伐,
谁谓菰蒲可久留。
乘兴吾庐知未厌,
故移修竹拟延驺。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王安石对自己生涯的思考和追求。他认为自己的才华有限,只能在水中洲上建一座小屋,与圣贤之志相比,无法乘着船只追寻圣人的境界。他自称身与凫飞、雁集,心境如茅屋和波浪般自由流动。王安石提到杞梓树常常被砍伐,而菰蒲草却可以长久存在,暗示自己的才华可能不被重视,但他并不因此而气馁。他乘着兴致,将自己的住所迁移到竹林中,希望能够达到像伯乐一样发现卓越马匹的境地。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王安石对自己才华的自我反思和追求。他通过自比凫飞、雁集,表达了内心的自由和追求。杞梓和菰蒲的对比,折射出王安石在官场上的遭遇和自己才华的被忽视,但他并不气馁,仍然保持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他选择将自己的住所迁移到竹林中,希望能够发现更多的人才,这体现了他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词以简练、含蓄的语言展示了王安石的思想境界和心态,表达了他对追求卓越的执着和乐观向上的精神。这首诗词在宋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展现了王安石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情感。

  •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

    直截无根树子铺,超凡越圣大心粗。忘躯为法方如此,担板真如大丈夫。

  • 《小苏家》

    双月讴讠亚辗秋碧,细风斜掩神仙宅。麦门冬长马鬣青,茱萸蕊绽蝇头赤。流苏斗帐悬高壁,彩凤盘龙缴香额。堂内月娥横剪波,倚门肠断虾须隔。

  • 《陆羽》

    野客耽茶著作经,一时评品亦良精。谁知茗饮成风后,从此朝廷榷法行。

  • 《垂涧藤》

    寒松偃涧滨,弱蔓垂缨绿。波萦翠带长,水溅低花馥。终日采苹人,攀条映岩曲。

  • 《山中》

    每说远公栖隐处,乱云□歌石难通。不是樵夫相指引,无云得到此山中。

  • 《句》

    风雨送迎地,别离多少人。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