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慈圣光献皇后挽辞七首》

越从景佑至元丰,俪极坤仪四纪中。
复辟先朝尊启母。
助勤熙旦广尧聪。
深居高拱收渊默,盛德成功绝比隆,太史方修长信注,续诗应首二南风。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作品评述

诗词原文:
逞娇艳,紫楼殿。月华明,照积烟。台阁分明挑练处,摇万种玉尘。端懿婉,出群仙。兰膏流,菡萏涟。束发君王如一梦,云鬟解纤沉。香雾叠,金萱殷。贤母淑,慈人巧。蹑日高昇楚水云,铺千层玛瑙。朱颜顾,玉颜娇。Hand梦笼,千金宝。台殿絜烁星辰落,靡容奉行交错。烟昏江色桑间紫,锦绣缤纷夺。影共鸳,色共草。花笑下,竹声高。为君悲壮惊瞳语,如花动影鸥。堆翠莹。湘额凤皇斗丽照,犹自进斑斓凤皇照。

中文译文:
献给圣慈光皇后的挽辞,共七首,它们从景佑时到元丰时期,通过极乐守护和临幸四个时期,致力于重新复辟旧朝尊敬先皇启母并帮助勤政广受尧聪的儿子。智者居于高位收而藏之才,盛德是成功者无与伦比的切身事实,太史方修长信注重续诗须首选二南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颂所写的挽辞,用于表达对圣慈光皇后的悼念之情。诗中充满了对皇后美貌的赞美,以及她对朝廷和国家的贡献。描写了皇后受到君王宠爱的场景,比喻她如同娇艳的花朵,又如同仙子一般高贵和典雅。作者还描写了皇后的智慧和善良,她伶俐聪明,助力皇帝勤政,解决国家的问题。诗中还描绘了宫殿的华丽和杂乱,以及皇后美丽的身影和仪态。整首诗以华丽的词藻描绘了皇后的美貌和贤慧,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深深敬意和悼念之情。

  • 《叹流水二首》

    人间莫谩惜花落,花落明年依旧开。却最堪悲是流水,便同人事去无回。龙跃虬蟠旋作潭,绕红溅绿下东南。春风散入侯家去,漱齿花前酒半酣。

  • 《释奠诗》

    正学昭昭责力行,湖湘一派到于今。好翻愚岛词锋手,密察濂溪理窟心。二水秋清严奠礼,九疑云近想韶音。咏归也觉西风好,须信诗□在泮林。

  • 《登朝元阁》

    绣岭岌层峦,岧嶢十九盘。微微经雨后,杳杳出云端。往事金舆远,遗踪玉像残。至今临渭水,依旧见长安。

  • 《次韵何子应留诗为别》

    出头自合持文柄,失脚因循作吏师。记取舂陵好邦伯,临风对月有清诗。

  • 《无题》

    闻道江边起柁楼,欲将吾道付沧洲。三年恶瞰卢仝屋,一日轻装范蠡舟。蹈海高怀欣独往,济川好手蹇难留。樯阴舸下能容我,雨笠蓑傲白鸥。

  • 《太常引》

    绿衣持节拥亭亭。玉立万娉娉。一见寸心倾。任诗画、无声有声。新篁摇葆,苍梧张盖,山色入帘青。云淡午风轻。看树影、西窗又横。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