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慈圣光献皇后挽辞二首》

涂山女德茂,京室母才难。
具美多前志。
余光永後观。
遗衣迁馆御,祖载出宫菆。
终始神孙孝,长留万国欢。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作品评述

这是一首宋代王安石的《慈圣光献皇后挽辞二首》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涂山女德茂,京室母才难。
具美多前志,余光永後观。
遗衣迁馆御,祖载出宫菆。
终始神孙孝,长留万国欢。

诗意:
这首诗是王安石为悼念皇后所写的挽辞。诗中表达了对皇后的赞美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皇后的德行和贤淑之美。诗人称赞皇后具备了许多前朝贤妇的志向和美德,自己也将永远保持对她的景仰。皇后的服饰被迁移到别的宫殿,祖先的荣耀也被传承下来。皇后始终是孝顺的神圣后裔,她的美德将长久留存,受万国人民的欢迎。

赏析:
这首诗以挽辞的形式表达了王安石对皇后的敬爱和怀念之情。诗中使用了简练而含蓄的语言,通过对皇后的赞美和对她美德的描绘,展现了她高尚的品德和贤淑的风范。诗人通过提到皇后具备了前朝贤妇的志向和美德,表达了对她的崇高评价和对她所承载的历史传统的赞赏。同时,诗人还表达了皇后作为神圣后裔的孝顺和美德将永远流传下去的信念,这也是对皇后所作贡献的最高褒奖。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挚的情感,体现了王安石的才情和感受力。同时,诗中对皇后的赞美也体现了当时封建社会中对贤德妇女的评价和崇拜。这首诗既是对皇后的哀悼和怀念,也是对她高尚品质的称颂,展现了王安石对皇后的深深敬爱和对她所代表的价值观的推崇。

  • 《小池》

    白绵飞尽绿丝深,无数鱼儿聚藻阴。日夜潺湲声不断,分明一片伯牙心。

  • 《维摩像唐杨惠之塑在天柱寺》

    昔者子舆病且死,其友子祀往问之。跰?鲜鉴井自叹息,造物将安以我为。今观古塑维摩像,病骨磊嵬如枯龟。乃知至人外生死,此身变化浮云随。世人岂不硕且好,身虽未病心已疲。此叟神完中有恃,谈笑可却千熊罴。当其在时或问法,俯首无言心自知。至今遗像兀不语,与昔未死无增亏

  • 《适意》

    不效痴禅误此身,安居随分乐天真。閒寻草药防医病,广施仙方为济人。学道示逢师诀窍,收心且养自精神。修持要到无空地,扫却从前碍眼尘。

  • 《和叔崇清明后四绝》

    安期老子肯过从,每恨清尊不肯空。好句忽来今日雨,高情终是古人风。

  • 《赠蜀二史》

    老我桂冠慙复弹,羡君登第遽休官。幸哉有子事尤美,专以为亲人更难。旧说三贤皆特操,今看二士倍荣观。同归犹及襄阳老,一舸清风廿四滩。

  • 《清平乐(忠孝堂雨过,荷花烂然,晚晴可人,因呈李宜山同舍)》

    水乡清楚。襟袖销袢暑,绰约藕花初过雨。出浴杨妃无语。葡萄酌玻璃。已拚一醉酬伊。浪卷夕阳红碎,池光飞上帘帏。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