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楠高耸绿氤氲,密叶长柯荫四邻。
佛现宝幢经几劫,天开云帐待何人。
护持必有诸贤圣,触犯宁无恶鬼神。
付嘱寺僧常洒扫,莫令向下有纤尘。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慈济院双楠》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文同。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慈济院双楠
双楠高耸绿氤氲,
密叶长柯荫四邻。
佛现宝幢经几劫,
天开云帐待何人。
护持必有诸贤圣,
触犯宁无恶鬼神。
付嘱寺僧常洒扫,
莫令向下有纤尘。
诗词中描述了位于慈济院的两棵楠树。这对楠树高耸入云,茂密的叶子和长长的枝条为四周提供了阴凉。诗句中还提到佛祖的宝幢已经出现在这里经历了多少劫数,并且天空敞开如云帐,等待着什么人的到来。
作者表达了对这对楠树的敬佩之情。他认为这对楠树的存在是为了保护众生,一定会有贤圣的存在守护着它们,而且它们不会受到邪恶的鬼神的侵扰。作者嘱咐寺僧要经常清扫庙宇,不让任何尘埃落到地面上。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楠树的壮美和神圣意义,表达了对佛法的崇敬和对寺庙的呵护之情。它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同时表达了对信仰的坚定和对善行的追求。通过描述楠树的高耸和茂密,以及它们的守护力量,作者展现了对佛教信仰和修行的崇高追求。整首诗词简洁明快,意境清晰,给人以宁静和庄严的感觉,展现了宋代文人的信仰和情感。
女几知君忆,春云相逐归。草堂开药裹,苔壁取荷衣。老竹移时小,新花旧处飞。可怜真傲吏,尘事到山稀。
百和殷勤出省郎,清真似有雪中香。风流不在金炉暖,自转馀薰到锦囊。
饮非其人茶有语,闭门独啜心有愧。
十二峰前朝复暮。空忆兰台,公子高唐句。断雨残云无觅处。古来离合归冥数。咫尺明河无限路。牛女佳期,犹解年年渡。细写罗笺情缕缕。雁飞不到谁将去。
红红白白好容颜,笑日临负锦里山。且引彩云来洞口,莫随流水去人间。忆游梦得嗟重到,访异驎之拟不还。自是刘郎有缘会,一千年后得来攀。
村叟昔尝为宰,溪民今未忘吾。汝父德薄勿效,前有子野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