婵娟两枝翠可掬,绝胜白璧南金双。
留与先生作椽笔,诗坛八面受人降。
裘万顷(?——~一二一九),字元量,号竹斋,江西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明嘉靖《江西通志·人物志》)。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授乐平簿(《慈湖年谱》卷一)。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召除吏部架阁。七年,迁大理寺司直,寻出爲江西抚干,秩满退隠西山。十二年再入江西幕,未及一月卒于官所。有《竹斋诗集》三卷,至明代始有刊本。事见本集附录宋杨简《大理司直裘竹斋墓志铭》、吴潜《乞裘竹斋幸元龙遗泽表》。 裘万顷诗,以宜秋馆刊裘氏裔孙裘镜秋手校之《宋人集·甲编》三卷、附录一卷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断句一联附于卷末。
这是宋代裘万顷的《次洪内相双竹韵三首》之一。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双竹婵娟翠可掬,
胜过南金白璧双。
留给先生作椽笔,
在诗坛中受人降。
译文:
两支婵娟的翠绿竹,
胜过南方黄金和白玉。
为先生留下来作为椽笔,
在诗坛上备受赞誉。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竹子的美丽和高贵,表达了对艺术家和文人的赞美。竹子象征着坚韧和纯洁,被视为高雅的文化象征。裘万顷以竹子为题材,赞美了先生的才华和在文学界的声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意境。裘万顷通过对竹子的形容,将其与南方的黄金和白玉相比较,突显了竹子的高贵和珍贵。竹子作为文人墨客喜欢的题材,具有清雅、坚韧和不凡的品质,与文人的气质相得益彰。最后两句表达了裘万顷将这首诗献给先生,以示对其才华和声望的敬意,也展示了在诗坛中受到众人的赞美和推崇。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对文人才华和声望的赞美,展示了竹子作为文化象征的独特魅力。
明朝遍入孤峰裹,是处寻求不见师。自古上贤难出手,为伊不肯淡工夫。垂经留教五千卷,迷人看著转迷途。凡夫贪爱将为事,少得曹溪这老卢。
猗若人兮葛布,渡柴桑兮水泠泠。稚子髧两髦兮从而后。东家有酒兮,绿参天其荫柳。山风凉兮月瞑,枕白石兮未醒。漭无极兮天游,不知乾之为马兮坤之为牛。
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远林屋散尚啼鸦。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
我穿双不借,已办一莫难。背剑嗟鏽铗,腰瓢独金丹。岁晏乃得子,劳作青眼看。行矣各努力,岁月飒已残。
遥观一郡色,尽得二江声。
处处无归路,悠悠且逝波。渚花风外少,江树雨中多。吹笛蛟龙听,开窗鹳鹤过。高人著书手,头白共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