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悠悠添浩叹,劳生扰扰竟何能。
故山岁晚不归去,高塔晴来独自登。
林下听经秋苑鹿,江边扫叶夕阳僧。
吟馀却起双峰念,曾看庵西瀑布冰。
郑谷,字守愚,袁州人。光啓三年擢第,官右拾遗,歷都官郎中。幼即能诗,名盛唐末。有《云臺编》三卷,《宜阳集》三卷,外集三卷,今编诗四卷。
慈恩寺偶题
往事悠悠添浩叹,
劳生扰扰竟何能。
故山岁晚不归去,
高塔晴来独自登。
林下听经秋苑鹿,
江边扫叶夕阳僧。
吟馀却起双峰念,
曾看庵西瀑布冰。
译文:
回忆悠长,使人叹息万千,
忙碌的生活,最终又有何能。
故乡的岁月逐渐晚去,
高塔显现在晴朗的空中。
林中听经的鹿在秋天的园中,
河边扫叶的僧人在夕阳下。
尽情吟咏,心中浮现出双峰的景象,
曾经看过禅院西边的冰瀑布。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慈恩寺游历时的情景与感受。诗人的心思回到过去,回忆起往事,感慨万千,对于现实生活的忙碌与扰乱感到无奈。然而,面对岁月的流逝,他并不想回到故乡,而是选择独自登上高塔,享受晴朗的时光。林中有鹿在听经,河边有僧人在扫叶,宁静的景象对诗人产生了一种启发,他开始吟诵,想起双峰的景象,以及过去曾看过的庵西瀑布的美景。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述感受和回忆来表达对生活的思考。诗人通过沉思和吟诵,发掘出内心深处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和宁静的向往。这首诗描绘的情景和感受与人们常常面临的繁忙和纷扰相反,以此向读者传递一种寂静与悠闲的心境。
入林不厌深,避世不厌独。倦飞鸟知还,毋惮下乔木。
人面不如花面。花到开时重见。独倚小阑干。许多山。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说道梦阳台。几曾来。
出了长于过了桥,纸钱风裹树萧骚。若无六代英雄骨,牛首诸山肯尔高。
执别而来二十春,忽飞书意一何勤。四方岂是少贤士,千里犹能思故人。世态见多知可否,物情谙久识疏亲。我今老去甘衰朽,无补明时卧洛滨。
霏霏寒日陨清霜,勃勃阴风出土囊。尺木未阶龙久蛰,衔芦不稳雁斜行。仕涂田舍成三已,世态江湖合两忘。无术忧民缘底瘦,一杯豆粥爇心香。
茅檐入竹低,旷野时寓目。寂寂农家春,新秧满田绿。何时稻登场,秋山响蓬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