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游鱼上,青林白鸟过。
稻香来隔岸,岩影占清波。
招隐何年赋,寻幽此地多。
晚凉容纵棹,听我采菱歌。
张栻(一一三三~一一八○),字敬夫(《诚斋集》卷九八《张钦夫画像贊》作钦夫),号南轩(同上书卷七三《怡斋记》作乐斋),祖籍绵竹(今属四川),寓居长沙(今属湖南)。浚子。从胡宏学,与朱熹、吕祖谦爲友。以荫入仕。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一一六二),浚爲江淮东西路宣抚使,辟爲书写机宜文字(《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一二)。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汤思退用事,主和议,随父罢。干道初,主讲岳麓书院。五年(一一六七),起知抚州,改严州。六年,召爲吏部员外郎兼权起居郎侍立官,寻兼侍讲,迁左司员外郎。明年,出知袁州,以事退职家居累年。淳熙元年(一一七四)起知静江府,广南西路安抚经略使。五年,除荆湖北路转运副使,改知江陵府、荆湖北路安抚使。七年卒,年四十八。有《论语解》、《孟子详说》、《南轩先生文集》等。事见《晦庵集》卷八九《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诚斋集》卷一一六《张左司传》,《宋史》卷四二九有传。 张栻诗,以明嘉靖元年刘氏慎思斋刻《南轩先生文集》(四十四卷,其中诗七卷)爲底本。校以明嘉靖缪辅之刻本(简称缪刻本)、清康熙锡山华氏刻本(简称康熙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次陈择之游湖韵》是宋代张栻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落日游鱼上,青林白鸟过。
在夕阳的映照下,游鱼跃出水面,青林中的白鸟飞过。
稻香来隔岸,岩影占清波。
稻田中散发出的香气从岸边飘来,岩石的影子映照在清澈的水波之中。
招隐何年赋,寻幽此地多。
这里吸引着多少隐士来此吟咏作赋,寻找幽静的地方。
晚凉容纵棹,听我采菱歌。
夜晚的凉风吹拂着船舷,我静静地听着自己采菱的歌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湖边游玩的景象。夕阳西下时,游鱼跃出水面,青林中的白鸟在空中飞过,展现出一幅和谐宁静的自然景象。稻田中的香气隔着岸边飘来,岩石的倒影映照在清澈的水波之中,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感觉。同时,这里也是隐士们寻找幽静之地,吟咏作赋的场所。夜晚的凉风吹拂着船舷,作者静静地采菱,并且唱起了歌。整首诗通过描绘湖边的景物和隐士们的活动,表达了一种恬静、安详的意境。
这首诗词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湖光山色的美丽,以及这个地方的宁静与幽静。同时,诗中提到的隐士和采菱的情节,增添了一种恬淡和闲适的氛围。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隐喻的运用,传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宁静与美好,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忽而来兮,格神鸿休。忽而往兮,神不予留。神在天兮,福我寿我。千万春兮,高灵下堕。
翠岭一千寻,岭上彩云如幄。云影波光相射,荡楼台春绿。 仙鬟撩鬓倚双扉,窈窕一枝玉。日暮九疑何处?认舜祠丛竹。
终年常避喧,师事五千言。流水闲过院,春风与闭门。山茶邀上客,桂实落前轩。莫强教余起,微官不足论。
冷落江西香火缘,岭南人少问吾传。一行水陆余千里,两岁风花仅百篇。句眼竟谁知落处,古囊长是挂闲边。獿人常试斲泥手,客里相逢喜欲颠。
人情甘阿谀,我独倦请谒。尤於权门疏,万事亦已拙。平生江湖期,梦寐不可遏。青青西门槐,少解马上暍。
缥竹湘南美,吾师尚毁形。仍留负霜节,不变在林青。每入杨枝手,因谈贝叶经。谁期沃州讲,持此别东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