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迥星河转,宵残鼓角催。
重门和月锁,寒梦绕花回。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春夜二首》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夜二首
楼迥星河转,
宵残鼓角催。
重门和月锁,
寒梦绕花回。
译文:
高楼俯瞰,星河在天空中旋转,
深夜时分,残留的鼓声和角声催促着时光。
重重大门与明亮的月光相映,仿佛锁住了时光之门,
寒冷的睡梦在花园间缭绕回旋。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夜的景象。高楼之上,作者俯瞰着星空,感叹星河的转动,暗示着时光的流转不止。深夜之中,远处传来鼓声和角声,提醒着时间的流逝,让人不禁感叹光阴的短暂。诗中提到的“重门和月锁”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静止与守护,暗示着人们对逝去时光的珍视和留恋。最后一句描述了作者在寒冷的梦境中,思绪回旋,似乎在春夜的花园中游荡,展示了一种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追忆之情。
赏析:
刘子翚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春夜的壮丽景色和人们对时光的思绪。通过描绘楼台之上星河转动的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无常和流逝。鼓声和角声的出现,使诗中的时光感更加强烈,引起读者对光阴流转、岁月匆匆的思考。诗中的“重门和月锁”形象生动,富有意境,用以象征时间的静止与守护,体现了人们对逝去时光的珍视和不舍。最后一句以“寒梦绕花回”作结,通过寒冷的梦境和花园的意象,进一步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追忆之情,使整首诗情感更加深沉。
《春夜二首》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意象丰富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岁月易逝的思考,以及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留恋之情。读者在阅读时可以产生共鸣,思考人生的短暂和珍视当下的重要性。
入林不厌深,避世不厌独。倦飞鸟知还,毋惮下乔木。
人面不如花面。花到开时重见。独倚小阑干。许多山。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说道梦阳台。几曾来。
出了长于过了桥,纸钱风裹树萧骚。若无六代英雄骨,牛首诸山肯尔高。
执别而来二十春,忽飞书意一何勤。四方岂是少贤士,千里犹能思故人。世态见多知可否,物情谙久识疏亲。我今老去甘衰朽,无补明时卧洛滨。
霏霏寒日陨清霜,勃勃阴风出土囊。尺木未阶龙久蛰,衔芦不稳雁斜行。仕涂田舍成三已,世态江湖合两忘。无术忧民缘底瘦,一杯豆粥爇心香。
茅檐入竹低,旷野时寓目。寂寂农家春,新秧满田绿。何时稻登场,秋山响蓬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