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水平桥细浪生,柴门草长断人行。
园林霁后春如在,燕雀鸣时夏正清。
汪莘,字叔耕,休宁(今属安徽)人。不事科举,退安丘园读《易》,后屏居黄山。宁宗嘉定间应诏上书,不报。徐谊帅江东,以遗逸荐,亦不果。遂筑居柳塘上,囿以方渠,自号方壶居士,学者称柳塘先生。有《方壶集》。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新安文献志》卷八七有传。 汪莘诗,以明汪璨等刻《方壶存稿》爲底本。校以清雍正九年汪栋刻本(简称清刻本),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九三《方壶存稿》(简称名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壶存稿》(简称四库本)所录诗。
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
野水平桥细浪生,
柴门草长断人行。
园林霁后春如在,
燕雀鸣时夏正清。
中文译文:
春夏之交,风雨弥漫,耳目所感即景十首。
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夏之交的景色,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生动而清新的自然环境中。
首句"野水平桥细浪生",通过描绘细小的波浪在野外平缓的桥上涌动,展示了春夏之交的湿润气息,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已经弥漫在大地上。
接下来的一句"柴门草长断人行",描述了门前杂草丛生,人们走道被阻断的情景。这表现了夏天的炎热和植物生长的旺盛,同时也意味着人们因为自然的原因而受到的限制。
第三句"园林霁后春如在",描绘了雨过天晴后的园林景色,春天的氛围依然存在。这句话传达了春夏之交的特点,即夏天已经来临,但春天的痕迹仍然挥之不去。
最后一句"燕雀鸣时夏正清",表现了夏天的宁静和清凉。当燕雀鸣叫时,整个夏季都被描绘得如此清澈明亮。这句话通过声音的描写,传递出夏天的宁静和生机盎然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春夏之交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季节交替的美妙。同时,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捕捉和意象的运用,让读者能够在脑海中清晰地感受到不同季节的气息和景色,带来一种愉悦和舒适的感受。
谁向南湖赋白头,西风团扇有新愁。归巢海燕无多日,出谷暖莺何处游。文杏梁边泥尚湿,绿杨堤畔水长流。有情莫扫园中路,舞影歌尘处处留。
尽意妆成出晓窗,燕脂颊浅绿云长。水仟齿簿三千女,瓦影龟鱼一味凉。鸡舌旧传仟客句,芬陀长带梵天香。使君玩物无留物,为尔临流欲泛觞。
文翁还化蜀,帟幕列鹓鸾。饮水临人易,烧山觅士难。锦机花正合,棕蕈火初干。知己相思否,如何借羽翰。
秋声动群木,暮色起千山。
顷游古新秦,打包过黄河。跛跛登摧车,白发角荷戈。行人十七八,儿女载骆驼。戍鼓已断肠,况乃有边歌。归来见二老,坏衲宿昔磨。举头僧伽塔,便如到补陀。软语作许甘,耄矣所得多。随堂一钵饭,扪腹端无他。度淮太早生,船鼓将鸣兽。且置茶铛事,谁独相诋诃。
莫凭高楼伸远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