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潭故邑井,猗猗上宫兰。
不食自清渫,莫服更幽闲。
志士耻弱植,卷迹甘饥寒。
佳晨追良觌,触物悬悲端。
川途眇回远,经岁旷音翰。
岂不慕裘马,诡得非所安。
蝉冕多怵迫,绳枢尟忧患。
枉寻竟何补,方枘诚独难。
秦观(一○四九~一一○○),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授蔡州教授。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以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试,未第。五年,召爲祕书省校对黄本书籍(《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四三)。六年,迁正字(同上书卷四六二),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出爲杭州通判,道贬处州监盐酒税。三年,削秩徙郴州。四年,编管横州。元符元年(一○九八),除名,移雷州(同上书卷五○二)。三年,放还,至藤州卒,年五十二。有《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事见《秦观词年表》(《淮海居士长短句》附录二),《宋史》卷四四四有传。秦观诗,以宋干道高邮军学刻《淮海集》(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原集唱和诗多误入他人之作。参校宋干道高邮军学刻、绍熙谢雩修补本(简称谢本,藏北京图书馆,残存二至十一卷,四十卷,后集一至四卷)、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眉山文中刻《淮海闲居集》(简称文本,藏北京图书馆)、明鄂州张綖刻本(简称张本)、清高邮王敬之刻本(简称王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六卷。
诗词:《春日杂兴十首》
潭潭故邑井,
猗猗上宫兰。
不食自清渫,
莫服更幽闲。
志士耻弱植,
卷迹甘饥寒。
佳晨追良觌,
触物悬悲端。
川途眇回远,
经岁旷音翰。
岂不慕裘马,
诡得非所安。
蝉冕多怵迫,
绳枢尟忧患。
枉寻竟何补,
方枘诚独难。
中文译文:
潭潭故邑井,
古潭的故乡井,
猗猗上宫兰。
婀娜傲立于宫殿中的兰花。
不食自清渫,
它不以外物滋养,却自然清纯。
莫服更幽闲。
不服从于世俗的繁华。
志士耻弱植,
有志向的人羞于安于平凡,
卷迹甘饥寒。
抱着书卷,宁愿忍受饥寒。
佳晨追良觌,
在美好的早晨追寻优秀的人物。
触物悬悲端。
触及世间事物,引发悲伤之情。
川途眇回远,
川流曲折回旋,遥远而漫长。
经岁旷音翰。
历经岁月,音乐之才荒废。
岂不慕裘马,
难道不向往奢华和豪马?
诡得非所安。
但这种诡异并不能使人获得安宁。
蝉冕多怵迫,
戴着华丽冠冕的人常常感到束缚和压迫。
绳枢尟忧患。
权力之轴绳,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忧虑和困扰。
枉寻竟何补,
徒劳地寻求,最终又能得到什么补益呢?
方枘诚独难。
正方形的凿子只能独自难以成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秦观的《春日杂兴十首》中的一首,通过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世俗之物的不屑和对高尚品质的追求。
诗中以自然景物和人事为比喻,运用了隐喻和象征手法,展示了作者对世俗浮华的厌弃和对高洁清雅的向往。他倡导志士不应安于平凡,应该追求卓越,不畏艰苦困苦。同时,他对权力和富贵的追逐持怀疑态度,认为这种追求是虚幻的,难以带来真正的安宁和满足。
诗歌的语言简练而有力,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整首诗以对比和反转为手法,突出了作者的观点和情感。秦观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思考展现了对社会的批判和对内心追求的呈现,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独立精神和追求高尚的品质。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清新淡泊的意境,启发人们反思世俗的虚妄和追逐,鼓励追求内心的真实和卓越的人生境界。
金英繁乱拂阑香,明府辞官酒满缸。还有玉楼轻薄女,笑他寒燕一双双。
三省推贤两掖才,关东深许稍迟回。舟浮汝水通淮去,雨出嵩峰到郡来。投札转京忧不远,枉缄经虏喜初开。西楼一望知无极,更与何人把酒杯。
片片飞花逐水流,伤春何处最多愁。红妆独倚阑干立,望尽征帆不下楼。
南屏环拥翠云堆,谁遣精庐特地开。祭酒先生甘隐遁,燃藜太乙忽飞来。胸中礧磈五千卷,门外芙蕖十万栽。白日竟抛妻子去,群仙携手上瑶台。
一层云放一层山,小市人家翠欲环。检点只疑低数尺,一层山向隐云间。
边马萧萧鸣,边风满碛生。暗添弓箭力,斗上鼓鼙声。袭月寒晕起,吹云阴阵成。将军占气候,出号夜翻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