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趋安地,征营报急书。
诸军闻好在,元帅竟何如。
岁晏风云惨,天低领海纡。
悲歌抚长剑,吾道敢怀居。
胡寅(一○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安国子。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以御史中丞何?荐,除秘书省校书郎,迁司门员外郎。汴京陷,弃官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爲驾部员外郎,寻除起居郎,以上万言札子忤时相,主管江州太平观。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復爲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永州、邵州、严州。八年,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寻直学士院。丁父忧,服除奉祠,俄致仕,居衡山。二十年,以忤秦桧,责新州安置。桧死,诏自便,寻復旧官。二十六年卒,年五十九。有《斐然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三五有传。 胡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斐然集》(其中诗五卷)爲底本。校以清经钼堂钞本(简称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法式善存素堂辑钞《宋元诗集八十二种》中的《斐然集》(存三卷,简称存本,藏北京图书馆)。集中诗集外之诗,附于卷末。
《初至青湘闻安仁帅司为曹成所袭四首》是宋代胡寅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安仁帅司被曹成袭击的消息的忧虑和悲愤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战争岁月的感慨和对自己信仰的坚守。
诗词中文译文:
初次到达青湘,听闻安仁帅司遭受曹成袭击,写下了四首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战争时期的动荡为背景,通过对安仁帅司遭受袭击的报道,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对战争的反思。以下是对每一节的赏析:
第一节:“结束趋安地,征营报急书。”
这一节描述了战争结束后,人们急切地追求安定和宁静的愿望,同时也揭示了军队传递战报的紧迫性。作者通过写下这一节,展现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残酷性的认识。
第二节:“诸军闻好在,元帅竟何如。”
这一节表达了诸军听到好消息后的欢喜和期待,然而,对于元帅的命运却没有得到明确的交代。这种悬念和不确定性体现了战争时期的不确定性和混乱。作者通过这一节,传达了对元帅命运的担忧和对战争局势的不安。
第三节:“岁晏风云惨,天低领海纡。”
这一节以寓言的手法描绘了岁月的流逝和战争的残酷。岁月磨灭了风华,战争使天空低垂,海洋蜿蜒曲折,形容了战乱带来的惨状和世界的扭曲。通过这一节,作者表达了对战争时光的沉痛和对社会的愤慨。
第四节:“悲歌抚长剑,吾道敢怀居。”
这一节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不屈和对信仰的坚守。悲歌抚长剑,表明作者对战争的哀悼和对英勇战士的敬意,同时也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坚守信仰的决心。通过这一节,作者表达了对战争中的个人选择和信念的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战争时期的景象和事件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痛苦和反思,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和平、对信仰的向往和坚守。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抒发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人性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猗我僖祖,德潜而弃。庆之所基,日茂以崇。施及后嗣,天命有融。庙歌载之,播于无穷。
来时积雪归途熟,暗中流换惊时节。所幸康宁九十亲,依然堂上垂华发。随意何当足甘旨,斑衣日戏慈颜悦。丈夫事业有用舍,穷通不能必分别。直须用和随处处,无徒潇洒送日月。嗟嗟世人泣岐路,东乡久哉吾计决。终当练马扶桑树,车行万里谁能遏。慷慨自奋歌此章,老去不知情激烈。
寄言天上,石麒麟、化作人间英物。醉拥诗兵驱笔阵,百万词锋退壁。世事空花,赏心泥絮,一点红炉雪。识时务者,当今惟有俊杰。我本浩气天成,才逢知己,便又清狂发。富贵于我如浮云,且看云生云灭。羊石论交,鹅湖惜别,别恨多于发。共君千里,登楼何患无月。
寒风偃枯草,掉尾来山巅。出柙势可畏,老须宁易编。
金井琅玕戒女功,木桃瓜李奏民风。天河夜酌尊罍满,帝子秋盘饼饵丰。戢戢玉莲参藕艇,忻忻火枣会梨宫。星轺著意来看客,不与寻常乞巧同。
菊谢东篱。问梅开未,先问南枝。两蕊三花,松边傍石,竹外临溪。尊前暗忆年时。算笛里、关情是伊。何逊风流,林逋标致,一二联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