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盘为计定春前,客裹那知岁籥迁。
行路间关穿履雪,薄官羞涩看囊钱。
愧无黄帝屠苏酒,试谒渊明种秫田。
令尹可人应拍手,从教满意作新年。
郑清之(一一七六~一二五一),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鄞(今浙江宁波)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调峡州教授。十六年,除国子录。因参预史弥远拥立理宗谋,获信任,宝庆元年(一二二五)除起居郎。二年,权工部侍郎,进给事中。绍定元年(一二二八),签书枢密院事。三年,爲参知政事。六年弥远卒,拜右丞相兼枢密使。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左丞相。三年,因天灾提举洞霄宫,家治小圃曰安晚,理宗亲书其匾。淳祐七年(一二四七),復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九年,迁左丞相。十一年卒,年七十六,謚忠定。有《安晚堂集》六十卷,今残存六至十二七卷。事见《延祐四明志》卷五、《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丞相忠定郑公行状》,《宋史》卷四一四有传。 郑清之诗,《安晚堂集》七卷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江湖后集》中多出底本之诗,编爲第八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九卷。
《除夜求屠苏》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郑清之。诗中描述了除夜之夜的景象和诗人的感慨。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椒盘为计定春前,
春节前夕,椒盘被摆放出来,表示春天即将到来。
诗人通过椒盘的摆设,预示着新年的到来。
客裹那知岁籥迁。
客人裹着衣物,却不知岁籥(指岁贡的祭品)已经迁移。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岁月无情地带走了过去的岁月。
行路间关穿履雪,
行走在路上,山关之间踏着雪。
诗人描绘了除夜时的严寒景象,行路的人们在寒冷的天气中度过。
薄官羞涩看囊钱。
薄薄的官俸令人感到羞愧,看着空空如也的囊钱。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不满,官员的俸禄微薄,无法满足生活所需。
愧无黄帝屠苏酒,
遗憾没有黄帝般的屠苏酒。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传说中黄帝屠苏酒的向往,希望能够拥有一杯令人陶醉的美酒。
试谒渊明种秫田。
试着去拜访渊明(指东汉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观察他种植秫田的情景。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渊明的景仰和对农业劳动的推崇,渊明以其务实的精神和农业的贡献而受到赞赏。
令尹可人应拍手,
令尹(指官职)是可人的,应该鼓掌称赞。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令尹的称赞,认为令尹是值得赞美和敬佩的人物。
从教满意作新年。
从这个教训中,满意地迎接新年。
这句表达了诗人的心态转变,从对自身困境的不满转向接纳和满足,抱着乐观的心态迎接新的一年。
《除夜求屠苏》通过描绘除夜时的景象和诗人的感慨,展现了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椒盘、岁籥、履雪、囊钱、屠苏酒、渊明、令尹和新年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现实境遇的不满、对远古传说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
一来兼不返,我道也担板。超凡越圣时,脑后方开眼。
寂寞空门支道林,满堂诗板旧知音。秋风吹叶古廊下,一半绳床灯影深。
有张翱兮,寓止淮阴。来绮席兮,放恣胸襟。
小山为郡城,随水能萦纡。亭亭最高处,今是西南隅。杉大老犹在,苍苍数十株。垂阴满城上,枝叶何扶疏。乃知四海中,遗事谁谓无。及观茅阁成,始觉形胜殊。凭轩望熊湘,云榭连苍梧。天下正炎热,此然冰雪俱。客有在中坐,颂歌复何如。公欲举遗材,如此佳木欤。公方庇苍生,又如
肖头石磴坐盘桓,时见修鳞自往还。可是水深鱼极乐,不须妄想要垂竿。
云海茫茫,何人寻得春归处。年年迟暮。不逐春归去。何日真归,历历江湖路。舟横渡。青山无数。醉吸荷心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