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密逾千树,深幽仅一家。
新蝉初蜕壳,稚菊始分桠。
润气青阴石,晴光白湿沙。
晚凉督园叟,添竹引篱瓜。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初夏六首》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象。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茂密逾千树,深幽仅一家。
在这茂密的树林中,枝叶繁盛,树木参天,仿佛有千株树木。然而,只有一家人居住在这幽深的树林里。
新蝉初蜕壳,稚菊始分桠。
新出生的蝉虫刚刚蜕去外壳,崭新的生命开始展露。稚嫩的菊花也开始分开花苞。
润气青阴石,晴光白湿沙。
清晨的气息充满了石头上的青苔,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阳光照耀下,白色的湿沙闪耀着光芒。
晚凉督园叟,添竹引篱瓜。
夜晚的凉风吹拂着园子里的老人,他在篱笆旁边增加了一些竹子,引导着葫芦瓜藤生长。
诗意:《初夏六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初夏时节的美丽和宁静。茂密的树林和幽深的环境构成了一种寂静而宜人的氛围。同时,诗中描述了大自然的变化,如蝉虫蜕壳、菊花开放,以及清晨的湿润和夜晚的凉爽。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初夏的喜爱和对生命的赞美。
赏析:方回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初夏的景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世界。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细微变化和生命的蓬勃发展。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而富有想象力,给人以清新、舒适的感受。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命的热爱,同时也能在初夏的美景中找到一份宁静和喜悦。
倚遍阑干指顾间,吟身恨不早生翰。几多风月闲中占,一望江湖眼界宽。胥浪掀天秋际阔,逋梅得月夜深寒。有时听得渔歌晚,惊起沙鸥雪一团。
斯人不可见,千古怀清风。犹想鸾凤姿,翛然山水中。空祠遗像俨,过者为肃恭。同时富贵人,泯灭知何穷。公昔得所遇,慨然屡输忠。一伤巧舌刀,泯默类瘖聋。出处竟无祸,卷舒讵知踪。被获空叹麟,不制方为龙。
清禁已无莲炬分,名山尚欠草鞋缘。贺公未是真知己,却唤诗仙作谪仙。
皎皎秋空八月圆,常娥端正桂枝鲜。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时雨洒如膏,万卉皆滋益。枯根甘自休,也似春无力。耕夫晓尚眠,蚕妇夜多息。從兹家业荒,共落风尘迹。
心得高明趣,楼开井邑间。巡檐风与月,隐几水兼山。景物因天巧,轩窗占地悭。寒暄俱可至,徒倚不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