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代官初罢,江湖路便分。
九迁从命薄,四十幸人闻。
迹愧趋丹禁,身曾系白云。
何由返沧海,昨日谒明君。
《初入集贤院赠李献仁(曾于常山联官)》是唐代崔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燕代官初罢,江湖路便分。
九迁从命薄,四十幸人闻。
迹愧趋丹禁,身曾系白云。
何由返沧海,昨日谒明君。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崔峒初次进入集贤院赠送给李献仁(曾于常山联官)的情景。诗人在燕代(指代官职)刚刚罢免之后,离开朝廷,踏上了江湖之路。他在官场中屡次调迁,命运多舛,但能够幸运地活到四十岁,这成为人们所知。他对自己的官场经历感到羞愧,渴望能够追随仙人进入丹禁之地,摆脱尘世纷扰。然而,他苦于如何回到广阔的沧海,只能在昨天向明君进言。
赏析:
这首诗词以崔峒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命运变迁的思考和对官场生涯的忧虑。崔峒初罢官后,选择了离开朝廷,独自踏上江湖之路,这种离去象征着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官场的失望。诗中提到他九次调迁,命运多舛,但能够活到四十岁,这表明他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并不如意,却也感到幸运。他对自己的官场经历感到愧疚,渴望追随仙人进入丹禁之地,追求超脱尘世的境界。然而,他也面临着如何回到辽阔的沧海的困惑,这里暗示着他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最后一句表达了他希望通过向明君进言来寻求改变的愿望。
整首诗词通过对崔峒个人经历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命运的思考和对官场生涯的疑问。诗人通过表达自己的追求和困惑,展现了对超越尘世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情感和思想的复杂性。
从来麋鹿合山林,无奈迂疏习已深。食用且空犹种秫,典书未赎更修琴。少豪论事唯扪舌,晚静观空颇得心。莫笑山翁无事业,种花莳竹自成阴。
年去年来来去忙,倚他门户傍他墙。一封朝奏缘何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豺狼已烟销,言归省先茔。岂无消息至,怵惕意自惊。兵戈道孔由,不折寸草径。神物阴有护,凶威肃其狞。敬瞻垅阙云,堕泪眶睫盈。如承慈穆颜,如闻謦咳声。道余孤风存,泽本遗爱成。昔我罹祸苦,结庐傍佳城。哀慕宁有极,忽忽时序更。惭愧旧巢鸟,常绕松柏鸣。
北斗城南太乙祠,羽人多著九霞衣。竹宫肃穆珠旒拜,华表飘颻鹤驭归。绕殿步虚幢影密,登台酌献珮声微。質明礼毕还台去,厩马翩翩速似飞。
韦门同是旧亲宾,独恨潘床簟有尘。十里花溪锦城丽,五年沙尾白头新。倅戎何事劳专席,老掾甘心逐众人。却待文星上天去,少分光影照沉沦。
耳熟英声相见晚,解颜一笑尽天真。有鱼待客不妨醉,无玉藏花初厌贫。疏竹已留清夜月,好风先断过江尘。幽居莫薙庭前草,枕葄他时有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