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出见京华之盛而作》

飘零羇客尚惊魂,乍见王居白玉城。
三市尽迷南北向,入驺争禁短长行。
花栘陆海春常在,楼接神山月不倾。
安得白头居此乐,关河垂泪复孤征。

作者介绍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出见京华之盛而作》是一首宋代晁说之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飘零羁客尚惊魂,
乍见王居白玉城。
三市尽迷南北向,
入驺争禁短长行。

这首诗词以一个飘泊的旅人的视角,描述了他初次见到繁华的京华(指京城)时的感受。诗人用“飘零羁客”来形容自己,意味着他是一个流离失所的人,而“尚惊魂”则表达了他对京城繁华景象的震撼和惊讶。

诗中提到的“王居白玉城”指的是皇宫,用“白玉城”来形容皇宫的壮丽和高贵。接下来的两句“三市尽迷南北向,入驺争禁短长行”描绘了京城繁华的市场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形容了京城的繁荣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花栘陆海春常在,楼接神山月不倾”描绘了京城的美景。诗人用“花栘陆海春常在”来形容京城的花坛和园林,意味着春天的美景常年存在。而“楼接神山月不倾”则表达了京城的高楼大厦接连不断,而月亮则高悬在天空中,不会倾斜。

最后两句“安得白头居此乐,关河垂泪复孤征”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在京城安享晚年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于长期离乡背井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诗人希望能够在京城安享晚年,但他也意识到自己的流离失所和孤独。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京城的繁华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于繁荣和归属感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于离乡背井和孤独的思考。

  • 《定风波(次杨茶使七夕韵)》

    何必穿针上彩楼。剖瓜插竹诉穷愁。闻道天孙相会处,银汉无津,不待泛兰舟。动是隔年寻素约,何似,每逢清梦且嬉游。但得举杯开笑口,对月临风,总胜鹊桥秋。

  • 《定风波》

    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回。若道使君无此意,何为,双花不向别人开。但看低昂烟雨里,不已。劝君休诉十分杯。更问尊前狂副使。来岁。花开时节与谁来。

  • 《送黄叔寓赴平江教授》

    人生水中萍,泛泛随波澜。偶然成聚散,谁使为悲欢。伊余从君游,两见岁履端。相得恨不早,相见常苦难。今又舍我去,觉我肝肠酸。君诚湖海士,豪气老不刓。剧谈愤世俗,怒发时冲冠。向来对宣室,见晚帝兴叹。落落不苟合,栖迟犹冷官。高才徒白首,未许陪鸳鸾。苏台今辅郡,举头

  • 《塞上曲》

    边风卷地时,日暮帐初移。碛迥三通角,山寒一点旗。连收榻索马,引满射雕儿。莫道功勋细,将军昔戍师。

  • 《聚星堂前紫薇花》

    亭亭紫薇花,向我如有意。高烟晚溟蒙,清露晨点缀。岂无阳春月,所得时节异。静女不争宠,幽姿如自喜。将期谁顾眄,独伴我憔悴。而我不强饮,繁英行亦坠。相看两寂寞,孤咏聊自慰。

  • 《道旁雨中松》

    莫信秦人五大夫,一生清苦不敷腴。也将青王琱钗子,一一钗头缀雨珠。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