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酬曾逢原参寥上人见寄山阳作》

倦客当老秋,於忽少佳意。
孰云尘滓地,刘阮肯俱至。
一披清骨毛,再见失身世。
有如执盛热,傃月濯凉吹。
又如观巨梓,却觇萧苇细。
十辰同遨游,不觉日车逝。
嗟予逃空虚,终日面林翳。
闻人足音喜,况乃道所契。
方念衣袖分,明月忽我畀。
眷言何以酬,白发同所诣。

作者介绍

秦观(一○四九~一一○○),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授蔡州教授。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以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试,未第。五年,召爲祕书省校对黄本书籍(《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四三)。六年,迁正字(同上书卷四六二),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出爲杭州通判,道贬处州监盐酒税。三年,削秩徙郴州。四年,编管横州。元符元年(一○九八),除名,移雷州(同上书卷五○二)。三年,放还,至藤州卒,年五十二。有《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事见《秦观词年表》(《淮海居士长短句》附录二),《宋史》卷四四四有传。秦观诗,以宋干道高邮军学刻《淮海集》(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原集唱和诗多误入他人之作。参校宋干道高邮军学刻、绍熙谢雩修补本(简称谢本,藏北京图书馆,残存二至十一卷,四十卷,后集一至四卷)、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眉山文中刻《淮海闲居集》(简称文本,藏北京图书馆)、明鄂州张綖刻本(简称张本)、清高邮王敬之刻本(简称王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六卷。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宋代秦观所作,题为《酬曾逢原参寥上人见寄山阳作》。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倦客当老秋,於忽少佳意。
孰云尘滓地,刘阮肯俱至。
一披清骨毛,再见失身世。
有如执盛热,傃月濯凉吹。
又如观巨梓,却觇萧苇细。
十辰同遨游,不觉日车逝。
嗟予逃空虚,终日面林翳。
闻人足音喜,况乃道所契。
方念衣袖分,明月忽我畀。
眷言何以酬,白发同所诣。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位疲倦的旅客在深秋时节的心情。他感到自己的心境突然间变得愉快起来,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提到自己身处尘滓之地,却不期待刘邕和阮籍这样的名士会和他一同到来。他比喻自己像是握着盛热的物品,又好像被月光和凉风所洗涤。他还提到观赏高大的巨梓树,同时也留意到那些纤细的萧苇。他表示自己在行走中已经过去了很多时间,却没有察觉到时间的流逝。他感叹自己逃避着空虚,整日面对着茂密的林木和阴影。但是当他听到有人的脚步声时,他感到欢喜,更何况这个人还是与自己有着相同信仰的道士。最后,他思考如何回应对方的关切,暗示着自己已经白发苍苍,和对方一样年迈。

赏析:
这首诗词以秋季为背景,通过描绘旅客的心情和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表达了一种淡泊、自然的情怀。诗中使用了一些比喻和意象来展现旅客的内心感受,如将自己比作盛热的物品,用月光和凉风的洗涤来形容心境的变化。同时,通过观察巨梓树和萧苇的对比,表达了对细微之处的敏锐观察和欣赏之情。整首诗情感细腻,文字简练,意境清幽,使人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入体验。最后两句诗表达了旅客对与他有共同信仰的道士的喜悦,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给人以深思。整首诗以自然、恬静的语言描绘了旅客内心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示了秦观独特的诗意和情感表达能力。

  • 《再次韵赵景安四首》

    迂儒法士就鸡连,犹复拘拘诧瓮天。度外有人能好客,一樽容我赋超然。

  •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华林仙野近南昌,闻说幽奇景异常。竹翠松寒笼药圃,水清山秀绕书堂。词登科第名尤振,恩表门闾道愈光。我恨方为簪组累,莫同吟啸白云房。

  • 《游洞霄》

    清真羽士旧仙官,日奉琳宫紫翠间。五洞烟霞龙窟宅,一壶天地道家山。涤泉盘转冰涵沼,隐石屏开玉敞关。可笑濯缨来览胜,输他高卧白云间。

  • 《抹利》

    翡翠帘帷雪透肌,纤风不动闹香吹。裴回顾影精神发,省得京华识面时。

  • 《病中示彭德器》

    老病无堪正坐贫,交游相见赖情亲。从渠造物小儿戏,不碍维摩老子神。三顾九迁成底事,一区二顷合由人。君侯论议高千古,略假毫端问大钧。

  • 《赠龙虎山甘道士》

    袖携尺素书,远从上清至。胸涵龙虎象,语带烟霞气。千古夔牙音,指下发其秘。为鼓桃源行,桃源何处是。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