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稠桑见荆山》

万岭郁丛丛,盘云气势雄。
纵横谁画笔,屈折自屏风。
倒树出断外,乱云生掩中。
无由更停马,此意恨如蓬。

作者介绍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稠桑见荆山》是宋代文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稠桑见荆山,
Amidst lush mulberry trees, I see the Jing Mountain.
盘云气势雄。
Coiling clouds display a majestic scene.

纵横谁画笔,
Who can capture its grandeur with a brushstroke,
屈折自屏风。
As it twists and turns, hidden behind a folding screen.

倒树出断外,
Upside-down trees emerge from the broken landscape,
乱云生掩中。
Chaotic clouds conceal the central view.

无由更停马,
Unable to halt my horse's pace,
此意恨如蓬。
I'm filled with regret and longing.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山水景象。诗人通过描绘稠密的桑树和雄伟的荆山,以及盘旋的云雾,表达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和神秘。在这幅景象中,树木倒映在水中,云雾遮掩了山的轮廓,给人一种错综复杂、变幻无穷的感觉。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对美景的赞叹和向往,但也带有无奈和留恋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确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观察和独特感受。诗中的稠桑和荆山是具体的形象,通过细腻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脉动。

诗人运用了倒树和乱云的形象,给整幅画面增添了一种独特的变化和流动感。倒树出断外,乱云生掩中,表达了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变幻无常的敬畏之情。

最后两句"无由更停马,此意恨如蓬"表达了诗人在欣赏美景时的无法停留之感,意味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此意恨如蓬,蓬草随风飘散,暗示着作者对美景的留恋和无奈。

整首诗词以写景为主,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美的追求。同时,诗中蕴含了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思考,使读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对人生的意义有所思考。

  • 《碧泉书院偶书花木所有七首》

    白沙波底石苔青,水草摇摇自在生。红日半竿人世闹,倚阑亭上晓风轻。

  • 《酬令狐司录善福精舍见赠》

    野寺望山雪,空斋对竹林。我以养愚地,生君道者心。

  • 《和孔君亮郎中见赠》

    偶对先生尽一樽,醉看万物汹崩奔。优游共我聊卒岁,肮脏如君合倚门。只恐掉头难久住,应须倾盖便深论。固知严胜风流在,又见长身十世孙。(戣,字君严;戡,字君胜。退之志其墓云:孔子世卅八,吾见其孙,白面长身。今君亮四十八世矣。)

  • 《汉宫春(次韵李汉老咏梅)》

    潇洒江梅,似玉妆珠缀,密蕊疏枝。霜风应是,不许蝶近蜂欺。嫣然自笑,与山矾、共水仙期。还亦有,青松翠竹,同今凛冽年时。何事向人如恨,带苍苔,半倚临水荒篱。孤山嫩寒放晓,尚忆前诗。黄昏顾影,说横斜、清浅今谁。他自是,移春手段,微云淡月应知。

  • 《题金粟洞》

    谁信东南有此山,几回蜡屐只空还。乾坤超出浮尘外,世界深藏粒粟间。鹤不旭来华表在,犀从飞去紫云閒。扪萝直上凌霄塔,见说微垣手可攀。

  • 《春山堂》

    山在画堂西,钩帘静对时。林高日落早,巷僻客来迟。抱病独不饮,爱闲君所知。阶前碧梧叶,片片可题诗。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