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荆州叹滞淫,吴衣重杵洛城砧。
遣愁莫上高楼望,只有秋来昼日阴。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崇化寺三首》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忧愁。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白发荆州叹滞淫,
吴衣重杵洛城砧。
遣愁莫上高楼望,
只有秋来昼日阴。
中文译文:
满头白发,我在荆州叹息陷入了困境,
身着吴衣,听到重重杵击洛城的砧声。
摒弃忧愁,不要上高楼远眺,
只有秋天来临,白天也变得阴沉。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景物和表达情感,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郁闷和忧虑之情。作者用荆州、洛城等地名,表现了自己身处陌生环境,感叹自身遭遇困境的无奈。白发象征岁月的流逝和岁月的沉淀,暗示着作者已经年迈,经历了人生的曲折和挫折。吴衣重杵洛城砧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心中的沉重和艰辛。然而,作者并不希望沉浸在愁苦之中,他劝告自己不要上高楼远望,意味着不要过多地思考和忧虑,而是要保持平静。最后一句“只有秋来昼日阴”,以自然景象烘托出作者的内心感受,暗示着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忧伤。
赏析:
张耒的《崇化寺三首》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反思和感慨。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他将自己的忧愁和困惑融入其中。诗词中的荆州、洛城等地名具有地域特色,同时也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感染力。白发、吴衣、重杵洛城砧等形象的运用,使诗词更具生动感和形象感。最后一句“只有秋来昼日阴”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对天气的描写进一步烘托了作者的心情,使诗词的意境更加深远。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读来让人感到沉郁和忧伤,同时也引发人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
知年来、几番拜疏。但言归去归去。问归有底匆忙事,得恁陈情良苦。天未许。将花绶藻衣,为插仪庭羽。掉头不顾。念白发翁儿,本来天分,不是折腰具。从头数。多少汉庭簪组。滔滔车马成雾。争如祖帐东门外,父子缥缥高举。峨眉下、有几许湖山,无著春风处。留君不住。但远景楼前
危楼深室桂为堂,题品端宜虎豹章。历数诸公皆大手,尚须此老索枯肠。驰神几夜层虚上,血指如今妙斲傍。聊复送君供覆瓿,未须传到郑公乡。
山郡多暇日,社时放吏归。坐阁独成闷,行塘阅清辉。春风动高柳,芳园掩夕扉。遥思里中会,心绪怅微微。
夹城门外好风光,曾醉君家碧玉觞。杨柳青旗连坐榻,杏花春色过邻墙。回鸾锦字新题句,睡鸭铜炉小篆香。酩酊不辞归路晚,银鞍骢马映斜阳。
巫山小摇落,碧色见松林。百鸟各相命,孤云无自心。层轩俯江壁,要路亦高深。朱绂犹纱帽,新诗近玉琴。功名不早立,衰病谢知音。哀世非王粲,终然学越吟。懒心似江水,日夜向沧洲。不道含香贱,其如镊白休。经过调碧柳,萧索倚朱楼。毕娶何时竟,消中得自由。豪华看古往,服食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