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鸱夷子皮赞》

龙蟠幽谷,非时则伏。
蝉蜕高枝,饮露而飞。
进如风行,退若云归。
冥冥其几,赫赫其居。
于越霸兴,强吴荡荑。
功成不居,先生得之。

作者介绍

李华(约715-766),唐代散文家,诗人。字遐叔,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天宝二年(743)登博学宏辞科,官监察御使、右补阙。安禄山陷长安时,被迫任凤阁舍人。“安史之乱”平定后,贬为杭州司户参军。明年,因风痹去官,后又托病隐居山阳以终,信奉佛法。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病故。作为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并与萧颖士、颜真卿等共倡古义,开韩、柳古文运动之先河。他的文章“大抵以《五经》为泉源”(独孤及《赵郡李公中集序》),“非夫子之旨不书”。主张“尊经”、“载道”。其传世名篇有《吊古战场文》。亦有诗名。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作品评述

诗词:《鸱夷子皮赞》

龙蟠幽谷,非时则伏。
蝉蜕高枝,饮露而飞。
进如风行,退若云归。
冥冥其几,赫赫其居。
于越霸兴,强吴荡荑。
功成不居,先生得之。

译文:
龙蟠于深谷中,不是时候则蛰伏。
蝉蜕在高枝上,喝露水而飞翔。
前进如疾风行驶,后退如云归。
默默地计划,威严地居住。
在越国崛起,征服了强大的吴国。
功业完成后不久,先生得到了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龙、蝉和先生(鸱夷子)的形象,并通过对它们的描述,传达了一种深刻的道德教诲。

首先,诗中的龙被描绘为蛰伏于幽谷之中的神秘存在。龙象征着力量和威严,它在非时候保持沉默,等待时机的到来。这表达了一种智慧和耐心的品质,暗示人们应当待机而动,等待合适的时机才展现自己的能力。

其次,蝉则被描绘为在高枝上蜕变成翅膀,喝露水而飞翔的昆虫。蝉的蜕变象征着成长和变革,喝露水则象征着从大自然中获取滋养和能量。这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鼓励人们在成长过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便在适当的时候展翅高飞。

最后,诗中提到的先生(鸱夷子)被赞颂为能够在越国崛起并征服吴国的人。这暗示了一个重要的道德观念,即功成不居。先生在完成伟大的功业后并没有停止,而是将其传承给后人,让后人继续发扬光大。这传达了一个价值观,即个人的成就应该为社会和后代的福祉服务。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龙、蝉和先生的形象,以及对它们象征意义的诠释,传达了一种智慧、耐心、成长和奉献的道德观念。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保持耐心,积极成长并将个人的成就贡献给社会,以实现更大的价值和意义。

  • 《武夷精舍十咏·仁智堂》

    此身本无累,动静随所寓。结庐在岩谷,自适山水趣。朝来挹云气,日夕沐风露。坐观天地心,讵忘仁智虑。

  • 《八景歌》

    积雨初过湘水满,夕阳荡金接天远。影挂寒罾江步斜,红残茅檐沙巷晚。小艇泽畔收钓缗,鼓枻沧浪歌濯缨。醉眼西望送沉轮,系缆篱根穿锦鳞。

  • 《运有荣枯行》

    运有荣枯,道有隆污。吉凶福祸,相为乘除。历览旧载,变灭纷如。或以贫残,或以逼诛。莫知其端,为之长吁。予少愚蠢,不能奔趋。翛然物表,与古为徒。彼是两忘,乃道之枢。庶几中庸,匪疾匪徐。不事王侯,不游国都。高尚其事,猗那其居。烟霞冲澹,松竹扶疎。来往忘机,山泽之

  • 《方漕躬明挽诗三首》

    一节方将指,千兵竞力耕。江淮如富实,河洛可经营。许国忠诚切,谋身宠辱轻。空遗今日恨,公论付台评。

  • 《讽刘炎索贿诗》

    未到桃源时,长忆出家景。及到桃源了,还似鉴中影。

  • 《依韵和刘原甫舍人杨州五题其一时会堂二首》

    雨发雷塘不起尘,蜀昆冈上暖先春。烟牙才吐朱轮出,向此亲封御饼新。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