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成性吟》

成性存存,用志不分。
又何患乎,不到古人。

作者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作品评述

《成性吟》是宋代文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成性存存,用志不分。
又何患乎,不到古人。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思考和对古人智慧的向往。作者认为人的天性是存在的,而人的志向却是模糊不清的。然而,作者并不为此感到困扰,因为他相信通过学习古人的智慧,可以找到答案和指引。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性和学习的思考。第一句“成性存存,用志不分”表明人的本性是存在的,但人的志向却常常难以明确。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人的欲望和追求多种多样,难以统一。第二句“又何患乎,不到古人”表达了作者对古人智慧的向往。作者相信通过学习和借鉴古人的经验和智慧,可以帮助自己解决对人性和志向的困惑。

这首诗词虽然短小,却能引发人们对自身的思考。它提醒人们要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认识自己的本性,并通过学习古人的智慧来寻找人生的方向和目标。它也表达了作者对古人智慧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整体上,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人性和学习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意义。

  • 《和稳上座》

    与公缁素两无成,世路低回窘墨绳。弱羽机缯怀畏避,孤根霜雪厌侵凌。未须神秀终齐雪,好嘱维摩且判凭。喜读师诗破尘坌,了如松雪拂人膺。

  • 《浣溪沙 客亭观涨》

    老雨长河壮怒涛。客亭夜久听喧号。平明两*渺江皋。沙尾没来渔箔短,危墙看处客帆高。斜阳汀草乱青袍。

  • 《四月八日三绝》

    徵在生夫子,摩耶育释迦。人人衣逢掖,个个着袈裟。

  • 《池上竹》

    此君临此池,枝低水相近。碧色绿波中,日日流不尽。

  • 《一钱》

    万事纷纷不足论,满庭枯草闭柴门。一钱留得终羞涩,持买餦餭引福孙。

  • 《金刚随机无尽颂·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三千等大千,佛化进程言。恒河沙众义,会底岂劳诠。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