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还须为国忧,肯同儿女作身谋。
存无补世亡无异,生不惊不死不休。
秦鹿须还屠狗逐,楚猴犹为烂羊羞。
如今若论西都事,却与中唐风马牛。
华岳(?~一二二一),字子西,号翠微,贵池(今属安徽)人。宁宗开禧元年(一二○五)韩侂胄当国,岳以武学生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等,下大理狱,监管建宁。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一二一七)復入学登第,爲殿前司官属。十四年,谋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有《翠微南征录》十一卷,其中诗十卷。《宋史》卷四五五有传。 华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旧抄本(简称抄本),并酌采抄本书末所附近人张元济所作校勘记(简称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呈王子蒙隐者》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华岳。该诗表达了对国家和民众的关切,以及对个人责任和追求的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国之贤士应该为国家的忧患而忧虑,愿意与儿女们同心协力为国家的前途规划。即使没有功劳能挽救世界,也不会因此而有所异样;生活中既不惊惧也不放弃。秦朝的鹿宰杀狗追猎,楚国的猴子却羞愧于与腐烂的羊为伍。如今如果谈论起西都的事情,与唐朝中期的风马牛不可相提并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之情。诗中提到的"国士"是指有智慧和德行的贤士,他们应该以国家的利益为忧,尽力为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负责。作者强调了个人责任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认为贤士应该放下个人私利,与儿女们共同为国家的未来而努力。
诗中提到的秦鹿和楚猴,是对历史上的两种不同行为的比喻。秦朝的宰杀狗追猎象征着对弱者和无辜生命的残忍,而楚国的猴子羞愧于与腐烂的羊为伍,显示了对道德和品行的追求。这两个比喻形象地揭示了人们在面对权力和利益时的不同态度和行为。
最后两句提到的"西都"和"中唐风马牛"是对比唐朝中期的繁荣和辉煌时期的称颂。作者认为如今的时代已经不再像唐朝那样繁盛,对当前时局的评价持谨慎态度。
整首诗词通过反映个人与国家、道德与权力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伦理和国家前途的思考。它呼吁贤士们关注国家的命运,摒弃个人私利,以追求道德和品行的高尚。这首诗词给人以深思和启示,展现了华岳对社会和国家的深刻关注和担忧。
舴艋填芳渚,秋千闹粉墙。人争桃李节,吾忆藕花凉。
旧隐人如在,清风亦似秋。客星沈夜壑,钓石俯春流。鸟向乔枝聚,鱼依浅濑游。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钩。
于穆明祀,莫如报功。灵之利泽,惠我无穷。齐以条志,币以过衷。抚宁四极,永锡登岂。
菊翁去后菊园荒,寿不如花尽自香。进学解成谁贝锦,题舆字湿已黄粱。众流出壑三秋暮,明月照松千仞罔。冷落僧炉数间屋,但留名节付贤郎。
翠葆扶疏傍药阑。乱红飘洒满书单。清明时节又看看。小雨勒成春尾恨,东风偏作夜来寒。琴心老尽不须弹。
当年辞气压朱云,老作皇家谏诤臣。章疏罢封无事日,朝廷犹惜直言人。题诗野馆光泉石,讲易秋堂动鬼神。棘寺下僚叨末路,斋心唯愿秉陶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