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沫遇穷能一煦,莺声得意亦相求。
近来无复友朋义,独善颇为鱼鸟羞。
今日指心论皎皎,明朝掉臂逐悠悠。
世间唯我交夫子,忧喜同怀二十秋。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呈陆革进士》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对友情的思念,以及对知音的珍视。
诗词中文译文:
鱼沫遇穷能一煦,
莺声得意亦相求。
近来无复友朋义,
独善颇为鱼鸟羞。
今日指心论皎皎,
明朝掉臂逐悠悠。
世间唯我交夫子,
忧喜同怀二十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的意境来自于作者强至的内心感受和生活经历。诗人描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价值观和境遇,以及对友情的思念。
首先,诗人用鱼沫遇穷能一煦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仍能给予温暖和帮助他人的精神。这种鱼沫般的行为在一片竞争和冷漠的社会中显得难能可贵。
其次,诗人提到莺声得意亦相求,暗示自己渴望得到赏识和理解。他希望他的才华和努力能够被他人所认同和回应,寻找到知音。
然而,近来却找不到真正的友朋义,这让诗人感到孤独和失望。在当时,诗人面对的可能是朋友间的疏远、社交圈的变迁等现实问题,这使得他的独善被视为异类而让鱼鸟们感到羞愧。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夫子的敬仰和向往。夫子是指孔子,作者将其视为世间唯一能够真正理解自己的知音。诗人认为,无论是忧伤还是喜悦,只有夫子能与他共同体会和理解,这种理解与共鸣已经延续了二十个秋天。
整首诗通过对自身境遇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友情和知音的追求,以及对孤独的苦闷和对夫子的赞美。诗人借用鱼沫和鸟羞的意象,传达了自己的独特性格和价值观,并表达了对真正友谊的渴望和对夫子关系的珍视。
脚根踏地袈裟破,鼻孔撩天拄杖横。归扫秋云趺足坐,荻花半落晚风晴。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荷衣出草堂。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两公千载士,出处不须齐。好事赵明府,合祠元瀼溪。清芬兰馥馥,往事草萋萋。新额人瞻仰,知君手自题。
秋千院落重帘暮。彩笔闲来题绣户。墙头丹杏雨余花,门外绿杨风后絮。朝云信断知何处。应作襄王春梦去。紫骝认得旧游踪,嘶过画桥东畔路。
此生几度换炎凉,过了重阳又一阳。无奈流年如转毂,得逢佳节且飞觞。风前落帽从吹鬓,江上登台任断肠。老去已忘荣与辱,只思归卧水云乡。
山雨洒春城,潗潗声颇急。窗下读书人,横编揭阴湿。高鸢饿独叫,远燕寒双入。南园有桃杏,尽抱群梢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