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然沟上亭,左右相映带。
修柟列翠幄,长松偃高盖。
地褊景逾宽,处约志弥泰。
谁知坐啸间,心游万物外。
许将,福建闽县(今福建闽清)人。他生于北宋景祐四年(1037年),卒于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嘉祐八年(1063年)中癸卯科状元,年仅27岁,是历史上福州地区第一个状元。其人文武双全,廉洁奉公,深受宋神宗和宋哲宗的器重,曾担任明州通判、兵部侍郎、尚书右丞、尚书左丞等职。
许将(1037---1111)中状元后,被任命为宋翰林院编撰、昭庆军判官,通判明州。神宗召对,授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本当由太常寺转任博士,因神宗赏识,超改右正言。第二天,值舍人院,第三天,判流内铨,举朝皆以之为荣。期间,许将恪尽职守,兴利除弊,神宗大加赞赏,诏令免试进知制诰。契丹陈兵二十万于代州边,并遣使索地,大战一触即发。许将毅然奉诏使辽,应答不卑不亢,晓以利害,使辽国放弃侵吞想法。还朝后,知审官西院,值学士院,判尚书兵部。任上,整顿民间自卫组织,使之趋于规范。进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后,因蔡确、舒亶忌妒陷害,黜知蕲州。第二年,以龙图阁待制起知秦州,改扬州,又改郓州。期间,当地狱中无犯人,士子不谤政,被誉为王曾在世。元丰六年(1083),召为兵部侍郎时上疏,对国防体制及军马物资等备工作提出建议,为朝野人士所赞许。绍圣元年(1094),入为吏部尚书,拜尚书左丞,中书侍郎。当时章惇为相,奏请掘元祐党首司马光墓,许将认为不可,并引经据典说服哲宗。崇宁元年(1102),进门下侍郎,累官金紫光禄大夫。抚定鄯州,廊州。因收复河、湟失地有功,转特进。御史中丞朱谔弹劾许将为人“左顾右视,见利则回……,强颜偷安……。”使许将一贬再贬。崇宁八年(1110)八月,奉旨为表兄宋福建兴化军城人传胪进士会元侍中兼枢密副使谥文正黄中庸撰铭。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许将病逝,享年七十五岁,朝廷追赠开府仪同三司。
《成都运司西园亭诗·小亭》是宋代诗人许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翩然沟上亭,
左右相映带。
修柟列翠幄,
长松偃高盖。
地褊景逾宽,
处约志弥泰。
谁知坐啸间,
心游万物外。
译文:
优雅地立于沟渠之上的亭子,
左右相映,相互辉映。
整齐的柱子排列如翠色的屏障,
高大的松树遮蔽着亭顶。
地面宽广开阔,
处境虽然简单,心志却无边。
谁能知道坐在这里吟唱时,
心灵已经飘游到了万物之外。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成都运司西园亭的景色为主题,通过对亭子的形象描绘,展现了它的优雅和美丽。亭子矗立在沟渠之上,与周围的景色相得益彰,给人一种和谐、宁静的感觉。修饰亭子的柱子像一道翠色的屏障,高大的松树为亭顶提供了遮蔽。整个景观在简约中蕴含着宽广的志向,让人感到心旷神怡。诗人坐在亭子里吟咏,心灵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超脱尘俗,与自然万物合为一体。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成都运司西园亭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欣赏和内心的超脱。亭子作为一个艺术构筑物,以其翠色、高大和整齐的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诗中的亭子不仅在物理上与周围的景色相映生辉,更在心灵上使诗人超越现实世界的局限。诗人坐在亭子里,通过吟咏与思考,使自己的心灵得以从尘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与自然融为一体。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场景,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心灵自由的追求。
棣陨双葩泪洒红,百年已短更匆匆。祗今风雪栖栖景,地老天荒一个鸿。
一从蔷薇绿,经秋忆故庐。乡书夜来到,只是更愁予。
烟外斜阳,云中远岫。翠眉轻补胭脂漏。回波都是断肠声,断肠更听哀猿吼。暮雨凝愁,朝云*酒。余怀远寄湓江口。世间木石本无情,如何
春风曾见桃花面。重见胜初见。两枝独占小春开。应怪刘郎迷路、又重来。旁人应笑髯公老。独爱花枝好。世间好景不长圆。莫放笙歌归院、且尊前。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向晚南屏路,相携上钓。山根晴亦湿,湖面夜难昏。月色留吹笛,鸥群回洗樽。来寻林处士,地下有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