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茨以为庵,环顾萧然虚。
内乐苟自足,容人即有余。
许将,福建闽县(今福建闽清)人。他生于北宋景祐四年(1037年),卒于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嘉祐八年(1063年)中癸卯科状元,年仅27岁,是历史上福州地区第一个状元。其人文武双全,廉洁奉公,深受宋神宗和宋哲宗的器重,曾担任明州通判、兵部侍郎、尚书右丞、尚书左丞等职。
许将(1037---1111)中状元后,被任命为宋翰林院编撰、昭庆军判官,通判明州。神宗召对,授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本当由太常寺转任博士,因神宗赏识,超改右正言。第二天,值舍人院,第三天,判流内铨,举朝皆以之为荣。期间,许将恪尽职守,兴利除弊,神宗大加赞赏,诏令免试进知制诰。契丹陈兵二十万于代州边,并遣使索地,大战一触即发。许将毅然奉诏使辽,应答不卑不亢,晓以利害,使辽国放弃侵吞想法。还朝后,知审官西院,值学士院,判尚书兵部。任上,整顿民间自卫组织,使之趋于规范。进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后,因蔡确、舒亶忌妒陷害,黜知蕲州。第二年,以龙图阁待制起知秦州,改扬州,又改郓州。期间,当地狱中无犯人,士子不谤政,被誉为王曾在世。元丰六年(1083),召为兵部侍郎时上疏,对国防体制及军马物资等备工作提出建议,为朝野人士所赞许。绍圣元年(1094),入为吏部尚书,拜尚书左丞,中书侍郎。当时章惇为相,奏请掘元祐党首司马光墓,许将认为不可,并引经据典说服哲宗。崇宁元年(1102),进门下侍郎,累官金紫光禄大夫。抚定鄯州,廊州。因收复河、湟失地有功,转特进。御史中丞朱谔弹劾许将为人“左顾右视,见利则回……,强颜偷安……。”使许将一贬再贬。崇宁八年(1110)八月,奉旨为表兄宋福建兴化军城人传胪进士会元侍中兼枢密副使谥文正黄中庸撰铭。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许将病逝,享年七十五岁,朝廷追赠开府仪同三司。
《成都运司西园亭诗·茅庵》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许将。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茅庵以茅草搭建而成,四周空旷无人。站在这里望着四周,只见一片荒凉空虚的景象。在这个茅庵里,我只顾享受自己的欢乐,但容纳他人也并不困难。
这首诗词以茅庵为背景,通过描绘茅庵的荒凉和空虚的景象,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诗人在这个茅庵中,追求自我内心的欢愉和满足,不受外界干扰。虽然茅庵周围一片萧条,但诗人并不为此所动,他的内心世界是充实的,容纳他人也是自然的。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宁静自足的境界。茅庵作为诗人内心的一种象征,代表着诗人的心灵栖息之地。诗人在这个茅庵中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他不为外界的荒凉所惑,只专注于自己内心的喜悦和满足。诗人的宁静和自足心态也体现了一种豁达和包容,他愿意容纳他人,与人和谐相处。
这首诗词通过茅庵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希望追求内心平静和满足的心境,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宽容和包容的态度。它向人们传达了放下外在的纷扰,专注内心的重要性,并鼓励人们在追求个人满足的同时,也要包容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主--柳公权
六十三年忧患乡,人言晚景尚悠长。不知气郁致痰厥,忽尔异证生微茫。操修弗遂仁者寿,治疗倍费医之良。今将累日未痊愈,自知不善贻天殃。头目昏眩不能动,偃然一榻殊彷徨。光摇两目皎无寐,汗流四体痛欲僵。纵然未即致幻化,惟恐废弃难安强。人生修短固定数,不必以此萦吾肠。
江上青云客,天边白马生。百年文物似,一席笑谈倾。问旧能枚举,论财比芥轻。徘徊亦自好,可便濯尘缨。
下马冷泉亭,懿此丹壑幽。泓澄粲玉砾,半亩如泼油。岩{左山右幼}起三板,轰雷溅涛头。向来澄止面,怒沫喧山丘。莫作动静观,止性元不流。
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翌日各以表谢又进诗一篇臣轼诗云绣裳画衮云垂地,不作成王剪桐戏。日高黄繖下西清,风动槐龙舞交翠。(迩英阁前有双槐,樛然属地如龙形。)壁中蠹简今千年,漆书蝌蚪光射天。诸儒不复忧吻燥,东宫赐酒如流泉。酒酣复拜千金赐,一纸惊鸾回凤字。
玉管朱弦莫急催,容听歌送十分杯。长爱夫怜第二句,请君重唱夕阳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