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尘外堂》

因依置屋偏,旧是栖鹄地。
杂花挟径深,竹树交柯际。
古人谋适野,放浪聊自肆。
谁识郡斋边,斯堂眇尘世。

作者介绍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着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年,出爲福建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十年,兼实录院检讨、守起居舍人、兼侍讲、试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三七)。升实录院同修撰,十一年,罢。起知衢州。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献《绍兴中兴復古诗》以希进用,寻卒(同上书卷一三九、一五八),年五十三。有《紫微集》(《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张巨山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张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紫微集》爲底本,参校《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以及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句,编附卷末。

作品评述

《尘外堂》是宋代张嵲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因依置屋偏,
旧是栖鹄地。
杂花挟径深,
竹树交柯际。
古人谋适野,
放浪聊自肆。
谁识郡斋边,
斯堂眇尘世。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尘外的小堂,作者在其中表达了对于远离尘世的向往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诗中通过描绘堂内的景物,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宁静的追求。作者通过对比古人的隐居生活和自己的自由放浪,反思了现实社会的喧嚣和繁杂,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赏析:
《尘外堂》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自由的画面。诗中的“因依置屋偏”,表达了作者对于远离尘世纷扰的渴望,将自己的居所建在宁静的地方。堂内的“杂花挟径深,竹树交柯际”,描绘了一幅自然环境优美的景象,以花草和竹子为背景,增添了一种宁静和生机的氛围。

诗中提到的“古人谋适野”,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认同古人选择远离尘世的智慧。而自己“放浪聊自肆”,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由的追求和对于约束的厌倦。这种自由放浪的态度,体现了作者对于个体生命的尊重和追求。

整首诗以一种温婉淡雅的笔调,表达了作者对于宁静、自由、远离尘世的向往之情。通过与现实社会的对比,作者传达了对于现实生活浮躁和繁忙的批判,同时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其中,给人以深思和共鸣的空间。

  • 《元符二年二月七日按部过邛州火井县三友堂小》

    七盘一何高,苍翠净寥廊。夜雨濯杉桧,春风散芝药。细云散岩色,细迳度危筰。邑改井已泥,空余汉城郭。土瘠漫生茶,人稀时走玃。苔藓囹圄空。尘埃簿书合。县圃何萧条,半樱半零落。偃蹇大夫松,委蛇君子鹤。试登三友堂,借问何人作。皆云杨先生,好诗心淡泊。乘兴山水间,此君

  • 《三叠》

    瓦瓶侧畔设蒲龛,纵有推敲紧闭庵。何庾诸人俱谢去,只饶和靖作同参。

  • 《谒易司谏》

    十载长安五往来,立谈无语口慵开。懒看龌龊随时士,谁是艰难济世才。韦布岂无堪将相,庙堂未易贱蒿莱。上书欲谒平间去,光范门前肯自媒。

  • 《送丘丹归江东》

    故山霜落久,才子忆荆扉。旅舍寻人别,秋风逐雁归。梦愁枫叶尽,醉惜菊花稀。肯学求名者,经年未拂衣。

  • 《腊月初七日夜梦游山林间清甚赋诗半就觉而忘》

    杜门终岁少过从,一室萧然百念空。纸上陈言皆妙用,胸中馀味有新功。搘筇饱看千山月,欹枕间听万竅风。粗饭浊醪能送日,苍颜白发任成翁。

  • 《登舟》

    向起风沙地,暂假乌榜还。浩然起远思,欲与鱼鸟闲。景目洗已清,咏句称且悭。时自秋空云,雨意浓淡间。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