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帘钩。
下帘钩。
夜半天街灯火收。
有人曾倚楼。
思悠悠。
恨悠悠。
只有西湖明月秋。
知人如许悠。
吴潜(一一九五~一二六二)(生年据《许国公奏议》卷二《再论计亩纳钱》“臣年二十三,蒙先皇帝亲擢之恩”推定),字毅夫,号履斋,宁国(今属安徽)人。渊弟。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授镇东军节度签判,改广德军。召爲祕书省正字,迁校书郎。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通判嘉兴府(《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权发遣府事。五年,迁淮西总领(《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歷知建康府、隆兴府、太平州、庆元府、平江府、镇江府、临安府。以言官论列,请致仕。起爲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改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徙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入爲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十二年罢(《理宗本纪》三)。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再判庆元府,移判宁国府。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封许国公(《理宗本纪》四)。景定元年(一二六○)以谏阻贾似道建储之议,谪建昌军,寻徙潮州。二年,责循州安置。三年卒于贬所(《理宗本纪》五)。有《许国公奏议》四卷。诗文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收辑遗文编爲《履斋遗稿》四卷,但所辑面不广。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七,《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吴潜诗,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履斋遗稿》及《两宋名贤小集·四明吟稿》爲底本,第二、三卷以《开庆四明续志》所收之《四明吟稿》二卷爲底本,散见他书之诗编爲第四卷。
《长相思·上帘钩》是宋代吴潜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长相思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上帘钩,下帘钩,夜半天街灯火收。
有人曾倚楼,思悠悠,恨悠悠,只有西湖明月秋。
知人如许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上帘钩和下帘钩的描绘,将诗人的思念之情与夜晚的景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夜深人静时,街道上的灯火逐渐熄灭,而诗人的思念却愈发浓烈。诗中提到有人曾倚楼,这暗示了诗人和他的爱人曾在这样的夜晚相聚,共同感受这份思念之情。思悠悠、恨悠悠,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思念之情的深沉。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西湖的明月秋色,这里象征着诗人孤独的心境。明月秋色的美丽和寂寞与诗人的心情相呼应,凸显了他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知人如许悠”,表达出诗人对爱人的了解和对其悠远心境的赞叹。
整首诗词以简练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远方爱人的无尽思念。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明月秋色,诗人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离愁与外在的自然景观相结合,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的表达。这首诗词以简短而精炼的语句,以及细腻的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能够产生共鸣,引发对离别、孤独和爱情的思考。
四百鸾皇羽翼成,高低轻重出权衡。他时俱作公卿去,夸是王家门下生。
论诗论画复论禅,三绝门风海内传。可惜语儿溪畔路,白头无分棹归舷。
里社久相从,知君阴有功。救人多药喜,持论耻雷同。素业诸郎在,浮生一梦空。凄凉宋清传,健笔愧河东。
疏林堕栖鸟,寒潭悲卧蛟。与松为老伴,唤月结清交。檐滴冰为箸,梅添玉作梢。丰年何以报,作颂纪南郊。
不肯呈身觅举,那能随俗为官。梅花寒_书窗月,一味漂阳酸。梅里无边春事,书中千古遐观。邻翁不识清闲乐,惊见满堂欢。
秋堂羸病起,盥漱风雨朝。竹影冷疏涩,榆叶暗飘萧。街径多坠果,墙隅有蜕蜩。延瞻游步阻,独坐闲思饶。君居应如此,恨言相去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