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馆清闲侧布金,小塘回曲翠文深。
柳条不动千丝直,荷叶相依万盖阴。
漠漠岑云相上下,翩翩沙鸟自浮沈。
羇人乐此忘归思,忍向西风学越吟。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长干寺》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梵馆静谧地侧布着金黄的光芒,
小塘回曲处碧绿的文采深沉。
柳条静止,千丝一气呵成;
荷叶相依,万盖共同遮荫。
稀稀落落的浓云在天空上下飘动,
轻盈飞舞的沙鸟在水面上自由浮沉。
远离家园的人们在这里快乐,忘却了思乡之情,
忍不住学习西风吟唱越地的诗歌。
诗意:
《长干寺》描绘了一个寺庙的景象,通过寺庙中的景物和环境,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中以寺庙的梵馆、小塘、柳条、荷叶、岑云和沙鸟等描绘,给人一种宁静、清幽的感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长干寺这个地方的喜爱和向往,将寺庙作为一种避世的场所,借以忘却尘世的烦恼和思绪。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越地诗歌的向往,通过学习西风吟唱越地的诗歌,诗人希望能够融入那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赏析:
《长干寺》以简洁、清新的语言描绘了寺庙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梵馆、小塘、柳条、荷叶等形象生动,给人一种安静、宁谧的感觉,使人仿佛置身于这个清幽的寺庙之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避世境地的向往和对尘世烦恼的厌倦。
诗的最后两句"忍向西风学越吟"表达了诗人对越地诗歌的渴望。越地指的是越国,是中国古代一个文化繁荣的地方,其诗歌以豪放、豪迈著称。通过学习西风吟唱越地的诗歌,诗人希望能够追寻那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表达自己对自由、豪迈的追求。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展示了王安石独特的写作风格。通过寺庙的景象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清幽避世之地的向往,以及对豪放自由的追求。这首诗在描绘寺庙景物的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境界和价值观的思考,充满了内涵和意蕴。
高楼半天夸奕奕,一室萧然再经昔。君今盘礴知几时,邂逅相逢俱是客。襟怀磊落我辈人,倾盖便觉情相新。欲知富贵未乾没,岷山锦水钟精神。范侯国学同舍友,闻与吾人最亲厚。别来不寄一行书,有便何妨为予取。
城里无人得实年,衣襟常带臭黄烟。楼中赊酒唯留药,洞里争棋不赌钱。闻客语声知贵贱,持花歌咏似狂颠。寻常行处皆逢见,世上多疑是谪仙。
穷邦无以餬吾口,岁岁荒山收橡斗。商歌白石不胜寒,非为荆州三往还。天下无人知我意,得君相合一言间。三书丞相何烦上,再见客卿宁用赏。愿闻关中季布名,何得此声梁楚城。论心四子谁许我,百金一诺兹为荣。唐公才非今世士,不见圣人见君子。我今正似逃虚空,闻人跫然已心喜。
林中雨散早凉生,已有迎秋促织声。三径荒芜羞对客,十年衰老愧称兄。愁心自惜江蓠晚,世事方看木槿荣。君若罢官携手日,寻山莫算白云程。
幕下多材隽,于今尽策勋。可怜狂处士,曾揖大将军。久戌儿郎老,新招部曲分。此生甘寂寞,有泪湿高坟。
玉液新篘彻度清,琼肌脱壳有余馨。嗜茶枉自为搜搅,食蛤空怜有典弄。脉脉客愁间白书,纷纷雨脚下青冥。此时一领仙家味,应使灵均悔独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