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无德御乾坤,广筑徒劳万古存。
谩役生民防极塞,不知血刃起中原。
珠玑旋见陪陵寝,社稷何曾保子孙。
降虏至今犹自说,冤声夜夜傍城根。
《长城》是唐代诗人罗邺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写长城的建设和保卫中原的艰辛,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愤慨和对子孙后代的忧虑。
译文如下:
当时无德御乾坤,
广筑徒劳万古存。
谩役生民防极塞,
不知血刃起中原。
珠玑旋见陪陵寝,
社稷何曾保子孙。
降虏至今犹自说,
冤声夜夜傍城根。
诗中,作者以“长城”为象征,表达了对当时政权的不满。首句指出当时统治者无德,无法维护社稷的安宁。接着,他抱怨长城的建设虽然广大,但却是徒劳的,无法永远存在。他继续写道,人民被强迫为长城的修建和防守作出巨大牺牲,却不知道敌人的刀剑已经起兵侵犯中原。接着,作者提到了自己官职太低,无法保护皇帝的寿陵,更无法保护社稷子孙的安危。最后,他揭露了降虏者依然以他们所犯下的罪行为豪,无辜百姓的冤声夜夜在长城边响起。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当时政权腐败和国家颓唐的不满之情。他以长城为象征,批判了当时政权耗费大量资源修建长城却无法守护中原的荒谬。诗中透露出作者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对政权的怀疑以及对子孙后代的担忧。通过描写长城所面临的现状,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悲观态度,以及对历史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虽然短小,但情感深沉,语言简练,表达力强烈。
斜拂中桥远映楼,翠光骀荡晓烟收。洛阳才子多情思,横把金鞭约马头。高出营门远出墙,朱阑门闭绿成行。将军宴罢东风急,闲衬旌旗簇画堂。彭泽先生酒满船,五株栽向九江边。长条细叶无穷尽,管领春风不计年。炀帝东游意绪多,宫娃眉翠两相和。一声水调春风暮,千里交阴锁汴河。
渐觉离乡远,宁知出处迂。风流看队马,潇洒入双鱼。谁解辞千乘,无人说二疏。老吾情不怯,漫读古人书。
春色若有价,黄金量山丘。几拟把酒吟,浪欲开口酬。今朝庭柳枝,拗折丝已柔。东风弄五色,渐落草木稠。我营赏春资,瓮盎蚁已浮。山川天开画,只拟酩酊游。
终须西塞老渔村,抵用南昌隐市门。时序略如飞鸟过,世终何啻聚蚊喧。竹其安否六太息,梅自癯然三可尊。贫味却愁儿辈觉,未妨壁立病文园。
眼病身捋四分律,流芳巧笑两如何。从教酩酊非吾事,免得醒来恨更多。
忆昔诗豪为写真,至今光景尚如新。亭中客鬓几人老,山下灵根千岁春。倏歘相逢皆召杜,舂容莫逆少雷陈。我来随分重知见,似与夫君夙有因。